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接娃”不“添堵”,杭州余杭学校治堵有妙招

    潮新闻 通讯员 罗晨初 宋婷2024-09-19 07:07全网传播量2.1万
    00:00
    00:00

    “不堵车,不淋雨!”提起杭州市余杭区海辰小学的地下接送模式,李敏诚的爸爸连声说好。不久前,李爸爸重新扛起了家里接送娃的重任,“接娃如接机。我家孩子四年级了,接送都很顺畅。”

    2021年,海辰小学就围绕地下车库建设,打造了人车分流、安全有序的地下接送空间,并配备了人脸识别、闸机控制等智能设施。“地下接送系统能即时向家长发送孩子出入校的消息,更好地完成孩子从校门到车门的爱心接力,有效保障了孩子安全。”海辰小学教师吴丽花介绍道。

    下午四五点,学生们在人脸识别后通过闸机,随后排成整齐的二列纵队,按地标指示前往本班的指定接送区;家长们则在停车区停好车,步行前往接送区,与孩子们面对面“双向奔赴”。人车分流的地下接送空间设计,使行人与车辆、接送车辆与社会车辆之间互不“添堵”,推动民生实事堵点治理项目落地见效。

    学生到达指定接送区

    要是学生们到了指定接送区发现家长还没有来,怎么办?学校准备了滞留学生等候区,配备了三十多套桌椅设施和推荐书目。吴老师透露,“老师会把家长还没来接的学生带回闸门内的等候区。在那里,学生们可以写作业、看书、社交,充分利用起碎片化的等待时间。”

    滞留学生等候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海辰小学进一步优化地下智慧接送空间,在解决校门口“定时拥堵”困境的同时,设置了校园文化展示、学生成果展示、闪亮家校驿站“三位一体”功能区,打造舒适、互动的新育人场景——“闪行”家校共育新空间。

    家校共育空间

    海辰小学班主任潘瑜在送班里学生到接送区时,就利用家校共育新空间与学生妈妈进行了一次及时、高效的沟通。“地下接送规范有序、互不打扰,且家校共育微空间非常多,我们可以随时坐下来与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刚刚的谈话显然解了潘老师一个心结,“如果在校门口,在周围人群拥挤、吵闹的情况下,谈话效果不会那么好!”

    在余杭,像海辰小学一样建设地下接送空间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海辰中学、沈括小学、闲林和睦小学等学校也借势发力,努力发挥地下接送系统作用,破解接送拥堵难题,护航学生安心上下学。

    同时,各校积极利用地下接送空间开展文化提升行动,设置温馨的阅读区和谈心区。沈括小学还将国学校本课程融入地下车库建设,把优秀传统文化以生动的画风呈现在地下接送空间中,让孩子们每走一步是风景、每走一步是文化。

    沈括小学阅读空间

    近年来,余杭区共有十余所学校启用了地下接送系统,“不堵车、不淋雨”的“接娃模式”覆盖面不断扩大。余杭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地下接送空间能为学校‘量身治堵’,助力打造校园周边‘畅行线’,更拓展了育人空间。未来,余杭将持续做好学校的治堵保畅民生工作,让家长接送孩子更安心、舒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一线调查·人民建议:孩子上下学有了专属“安全通道” 杭州临平区推进建设“无忧上学路”
    杭州60余所学校开通,这种丝滑接送小孩的方式你get了吗?
    护航学子路 义乌赤岸镇政府实施民生实事项目
    平湖创新新模式,地下停车场接娃安全又顺畅
    爆改地下车库 杭州一小学家长体验丝滑接娃模式
    00:5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