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农历八月十五,也是受台风影响的中秋小长假的最后一天。
台风远去,杭州的天气相当友好,晴,没有前阵子酷热。
中午11点40多,记者来到下沙七格的猪头角,这里是冲天潮、一线潮较为知名的观潮点。
此时,距离潮水到来还有一个多小时,但江堤附近已聚集了不少等待的游客。
有人站在江堤的围栏边望眼欲穿,还有不少人搬来小板凳,坐在堤外的绿荫下。
记者 杨云寒 摄
记者 杨云寒 摄
20多岁的小张来江边没多久,坐在之江东路边一块石头上刷着手机。
这是他第二次来看钱江潮。
“上次过来是三年前,也是在这个地方。”那时候,小周刚从贵州老家来杭州打工:“钱江潮大名鼎鼎,不过那次潮水好像有点小,跟想象中不一样,有点小失望。”
这一次,听说今年潮水比较大,正好公司中秋放假,小周就又来了:“希望这一次能真正一睹钱江潮的风采。”
记者 杨云寒 摄
李先生和妻子以及两个孩子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
李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小时候也观过好几次潮水。
“前两年带家人在城市阳台看过,那次的潮水,跟小时候没法比。今年过来主要是陪我们家大宝来。”李先生的大儿子今年读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刚好学到过钱塘江大潮,便兴致勃勃地想来看。
上午10点不到,一家人早早来到江堤边抢占有利地形。当时堤上除了几个钓鱼人,游客很少,“来早点才能占到好位置嘛”。
小儿子读幼儿园中班,对于潮水没有概念,但看着江堤上熙攘的人群,也一脸新奇,双手撑着遮阳伞手舞足蹈。
“不知道今天的潮水怎么样,会不会很大?”李先生蛮期待的。
76岁的边大伯和老伴都是第一次来观潮。他们诸暨人,儿子在杭州成了家,住在下沙。这几天中秋小长假,儿子一家难得放假,老两口也被接到杭州团圆。“也算是圆了多年的一个心愿。”老爷子微笑着,双眼眯成了一条缝。
家住下沙江边的沈先生提前在家门口拍到了八月十五的钱江潮:“一线潮,看着还可以的。”
沈先生供图
下午12点40多分,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潮水来了”,原本在绿荫下休息的人一拥到堤岸边,齐刷刷往东面看去,“在哪?”
望去,隐约可见远处有条白线,还可以听见轰鸣声由远及近。
“你看好像还很远,其实潮水过来的速度很快的。”50多岁的何大叔说。
何大叔是贵州人,来杭州打工十多年。从来杭第一年开始,基本上每个月都来猪头角观潮。白天的潮看得不过瘾,还经常来看夜潮。
“每天的潮都不一样,有时大有时小,所以很有看头。”前一天何大叔刚从外地回杭,今天又过来了。
何大叔记忆中最大的一次潮,发生在两三年前。“那次潮水掀得老高,都冲到边上的绿化带里了。”
对于今天的潮水,何大伯还是挺期待的。“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开始,潮是一天比一天大,今天的不知道会有多大。”
正说着,潮水越来越近。
“要来了。”何大叔盯着江面那一缕奔驰而来的白线,目不转睛。
记者 杨云寒 摄
很快潮水来到了记者面前,但并不大。
“这就算潮来了吗?”一旁的小年轻有些难以置信。
何大叔明显也不尽兴:“今天确实小了点,明天再来吧,后面几天的潮应该会越来越大。”
潮水一过,江堤上的人群陆续散去。
散场时,记者再次见到李先生一家。
“没看到预期的大潮,但能感受一下现场,很值了。”李先生心态蛮好。
我们摄影记者拍到的潮水图就很好看了,错过的一起来看——
记者 吕之遥 摄
记者 吕之遥 摄
记者 吕之遥 摄
新闻+
再过三天,就是农历八月十八,也是一年中潮水最大的时候。这一天也是民间的观潮节。
每年这个时候,都要重申安全话题,只因潮水汹涌。
再次提醒大家,观赏潮水的同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请牢记以下几点:
一、及时关注每日潮汐预报,了解潮汛信息,提前出行。要在安全区域或地段观潮,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指挥。
二、不要翻越挡墙到江滩、丁坝、护坦等危险区域观潮、玩耍,不要在江中游泳、戏水,更不要在夜间、潮汛期下江。
三、要充分认识潮水的危险性。涌潮到来时,人切莫与其争道,更要关注周遭的环境,注意避让行人和车辆,以免发生踩踏等次生伤害。
四、一旦遇险不要慌张,应及时呼救并迅速有序向安全地带撤退,不可贪恋财物而失去宝贵时间。
五、万一落水要尽量抓住身边固定物体,防止被潮水卷走。
六、看到有人落水,要迅速拨打110报警,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救援措施,切勿盲目下江施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