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癌爱伪装!右下腹痛,她以为是阑尾炎,切后发现竟是阑尾腺癌

潮新闻 记者 孙燕 通讯员 王蕊 江晨2024-09-16 09:56全网传播量2.1万
00:00
00:00

“小透明”的阑尾一旦发威,轻则让人痛不欲生,重则恶性极高,很快要人小命。最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发现了几例伪装成阑尾炎的癌症,再晚一步,后果不堪设想。

反复腹痛不止,却被误认为是阑尾炎

42岁的家珍(化名)是名职业女性。从今年3月开始,她总是右下腹痛。有一次实在没法坚持,才到当地医院做检查。医生告诉她,有阑尾粪石引起肿大的情况,根据症状和影像检查,考虑是阑尾炎。

用了一些消炎药后,家珍觉得不那么痛了,便没太当回事。

但随后一个月,她的右下腹疼痛发作的频次越来越高,痛起来连肚皮也紧绷着一跳一跳的,还伴有恶心、呕吐症状。

再次疼得受不了之后,家珍被送往当地医院急诊科,医生迅速做出诊断:急性阑尾炎,需要急诊手术治疗。

家珍对阑尾炎并不陌生,身边好几个朋友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手术前,她还宽慰家人,“没什么大事,就是阑尾炎,现在都是微创手术,术后贴几个创可贴就行。”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灾难正在悄然靠近。

术后三天,按期出院的家珍突然再次出现剧烈的腹痛,而且比之前还要严重。随后,阑尾手术的病理结果也出来了——“阑尾腺癌”“切缘阳性”。

这让家珍一家如遭晴天霹雳。当地医院建议家珍立即做二次手术,因为肿瘤手术的切除范围要更大。

而且,上次手术切缘阳性,也就意味着她体内明确还存在着残留的肿瘤组织,还需要通过手术清扫肿瘤组织向远处转移可能经过的淋巴结。

阑尾癌来临时,非常善于伪装 

家珍决定转院。

在经历多次曲折后,她慕名找到浙大一院胃肠外科主任覃吉超教授。

经过一系列检查,她得到确诊——阑尾腺癌,并已局部扩散。

覃吉超教授带领团队对家珍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的术前评估,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成功实施了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手术。

医院供图

在胃肠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家珍逐渐康复,术后一周各项指标良好,顺利出院。

之后,家珍还要到接受进一步的化疗及随访。

覃吉超教授介绍,阑尾癌是一种病起阑尾的恶性肿瘤。阑尾原发癌比较少见,主要包含阑尾腺癌、黏液性肿瘤、神经内分泌瘤这三种常见病理类型。

阑尾癌一般没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当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时,往往是伴发了腹膜转移。阑尾癌一般是在患者接受阑尾炎手术时被发现或者是肿瘤扩散到其他部位引起明显消瘦、疲劳后,经过穿刺活检才被发现。

了解阑尾癌前,先看看什么是阑尾炎 

阑尾炎是最常见的疾病。阑尾管腔远端为盲端,近端开口于盲肠下端,类似一个死胡同,因此当一些食物残渣、粪便或寄生虫迷路,进入阑尾,就没有出口,回流不畅或嵌顿时,分泌物在阑尾腔内部积存、微生物大量繁殖,就可引发大家熟知的“阑尾炎”。其主要症状是肚脐周围有明显的疼痛感,随着病情加重,疼痛会转移到身体右侧,且伴有持续性发烧和恶心呕吐,即医生口中常说的“右下腹痛”或“转移性腹痛”。
当怀疑是阑尾炎时需第一时间去医院治疗,一般会通过超声检查和扫描CT,看看是不是患上了阑尾炎。如果不及时处理,炎症加重,会溃破穿孔,发展成为腹膜炎,甚至危机生命。
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阑尾炎是寄生虫引发的寄生虫性阑尾炎。

阑尾像其它肠道一样,也会发生增生性息肉、腺瘤、锯齿状病变。新闻里提及的“阑尾癌”——只是一个统称,在病理学上阑尾还有其独特分型,分别是:普通型腺癌、粘液腺癌、阑尾杯状细胞腺癌、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以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还有一类就是淋巴造血系统的肿瘤——“淋巴瘤”。

为了预防,切除阑尾?

有人或许会问,既然阑尾癌这么可怕,能不能预防性切除阑尾?

阑尾大多位于右髂窝内,是从盲肠下端延伸出的一条细管状器官,外观很似蚯蚓,故又名“蚓突”。其大小、形态和位置,因人而异。一般长约5-7cm,也偶有长达20cm或短至1cm者。其外径最大者可达1.5cm,小者仅0.2cm,一般多在0.5cm-1cm之间。
据悉一些国家孩子出生就直接把阑尾切除。在接诊阑尾炎患者时,王医生经常会被患者“反科普”——“阑尾没用”。其实,阑尾并不是毫无作用。
首先,阑尾是消化系统的免疫器官——担负着倡导免疫功能。
阑尾有很多淋巴组织,参与肠道免疫功能,维持肠道免疫功能平衡性。儿童期尤为明显,当病原菌袭击时,阑尾免疫细胞可以识别杀灭致病菌,起到“守门员”作用。
其次,阑尾分泌消化酶——促进食物消化
阑尾上有很多分泌细胞,可以分泌大量消化酶等多种物质,促进胃肠道蠕动,为肠道蠕动提供动力——增强新陈代谢的能力,防止出现便秘,同时也能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维持身体的健康与平衡。它是肠胃蠕动的“助推器”
再次,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维持菌群“稳态环境”
相关研究就发现,切除阑尾的人,大肠中的免疫细胞会明显减少,艰难梭菌感染复发的风险,比普通人增加了2.5倍。因此阑尾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帮人类降低了细菌感染风险。

覃吉超教授强调,虽然近几年阑尾癌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但总体发病率很低,约为1~2 / 100万,预防性切除大可不必。同时,如果把阑尾癌当作阑尾炎治疗一切了之,则会像家珍一样,被延误治疗。

所以,当出现长时间的腹胀腹痛、排便不规律或者阑尾有慢性炎症时,要警惕阑尾癌的可能。

他建议尽早到医院求诊,通过腹部CT等排查是否发生病变。

阑尾切除手术后,一定要进行相关病理检查,排除肿瘤风险。

临床上,阑尾疾病症状大多数表现不典型,表现为消化道疾病常见症状——腹痛腹胀——以阑尾炎为代表。因而,当出现类似阑尾炎症状时,请大家及时到正规医院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相关链接:

据多家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月8日,好莱坞演员阿丹·坎托在与阑尾癌抗争后去世,年仅42岁。

大家对阿丹·坎托的名字或许有些陌生,但他演过的角色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曾在《x战警:逆转未来》饰演“太阳黑子”一角,并为人所熟知,之后也参与Netflix剧集《指定幸存者》,并饰演白宫幕僚长亚伦,更因这个角色声名大噪。

传统认知中,阑尾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器官,竟然也会发生癌变!另一位巨星奥黛丽赫本,也是被阑尾夺去了生命。

感谢齐鲁制药公益支持本栏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