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近,气温仍居高不下,减重依然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小红书 截图
但是选择减重,有时候也等于选择了一种成本颇高的生活方式,逛高级超市、买有机食品、定制减脂餐,乃至每月数千元的健身房私教课等,更是让减重人的钱包难以承受。
近期,一个个大白馒头却异军突起挤入满屏的欧包、沙拉、牛油果中间,成为减重圈新晋顶流。“馒头就水,瘦成干鬼”、“越嚼越香,嘎嘎顶饱”,网友们分享吃馒头的文案极具煽动性,下方的评论留言有人也是深信不疑,越来越多人变成“馒门”信徒。
但是,也有在尝试后身体出现了问题。“开始几天掉秤挺快的,一天瘦1斤,马上就平台期了,而且还开始便秘、低血糖,经常会心慌手软四肢无力。”“越吃越饿,胃反酸更严重了,去医院查出了胰岛素抵抗。”
那么,“馒头减肥法”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假性掉秤,身体还没反应过来
对于此种减肥方法,杭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病科金剑虹主任认为不完全可取。
首先明确馒头减肥法掉重的原理:馒头泡水发胀,很容易就产生饱腹感,降低了想吃东西的想法;只吃馒头的情况下,低油、低糖、低盐的饮食, 确实有助于减重;最重要的是制造了热量缺口,每100克馒头大约产生224大卡的热量,每天进食4-5个馒头所产生的热量一般会低于一个成年人日常所消耗的热量,最终达到减重的效果。
起初确实能达到一定的减重效果,但是如果连续这样吃一个月呢?(换成土豆或许效果还能好一些。)
减肥减重期间,对于精米面的摄入都是需要严格控制的,精米面做成的米饭、馒头等升糖指数非常高,长期吃有可能引起高血糖,反而更容易长胖。
单一饮食易导致更多问题
长期使用馒头减肥法,可能会带来下列影响:
营养不良:馒头中主要含量是碳水化合物和淀粉等物质,其他营养物质较少。长期吃馒头,容易导致蛋白质缺乏从而出现脱发、容易疲惫指甲变脆、皮肤易发炎容易骨折、情绪波动大等症状甚至还可能会导致肌少症。
便秘:单纯进食馒头,会导致缺少膳食纤维,不利于胃肠道健康,还可能出现便秘等症状。
血糖波动:馒头都是碳水化合物,很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引起血糖迅速升高。长期一天三顿都吃馒头,会引起血糖大幅波动,增加患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从科学角度来讲,一个人想要靠一种食物提供身体所需的所有营养素是不可能的(母乳除外),如果想要健康减肥,就要做到饮食的多样性,保证各种营养都能摄入到。无论是流行的馒头减肥法、牛肉减肥法、土豆减肥法等能提供的营养都太过单一,只适合短期调整体重使用,不可长期持续。减肥期每餐仍需要搭配蔬菜和优质蛋白质。
由夏入秋,贴肌不贴膘
进入秋收后,天气转凉,胃口也逐渐好转。此时,正是把夏季“亏空”补回来的好时机,因此民间一直有“贴秋膘”的说法。在人群普遍消瘦且营养不良的古代,“贴秋膘”的确可以增强体魄。然而现代社会,物质丰富,肥胖、三高等多发,“贴秋膘”就显得不合时宜了。金剑虹主任指出,与其贴“膘”,不如贴营养、贴肌肉。
那如何做到贴营养、贴肌肉而不长胖呢?金主任有两大建议:富含优质蛋白的均衡膳食+注重抗阻力的适量运动。
富含优质蛋白的均衡膳食
首先是均衡膳食,每餐有蔬菜、蛋白、主食,且三类食物的量大致比例为2:1:1,再配上日均约1拳头大小的水果。再者,选取优质蛋白类食物,红肉如牛、羊、猪等畜类肉,白肉如禽类(鸡、鸭、鹅、鸽等)、鱼类、虾蟹等,黄豆及其制品如豆浆、豆腐、豆干等,奶及奶制品如牛奶,奶酪等等。
注重抗阻力的适量运动
根据WHO《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建议,所有成年人每星期至少需要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果每周进行了至少2天的中等或较高强度的肌肉力量训练,如深蹲、引体向上、俯卧撑、负重卧推等还有额外的健康福利。
而中医认为,肥胖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导致的。因此,中医减肥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等方法,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减轻体重。
除了中药内服外,中医还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减肥。如中药茶饮、中药外敷、中药足浴,针灸推拿等都能够调节脏腑功能,疏通气血,促进代谢,从而达到减肥效果。
普通人想要科学减重,管住嘴,迈开腿一直都是不变的真理,减肥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掉得越快,反弹的概率也越大。一般情况下,每周减重2-3斤的,每月减掉5-8斤是较为安全和合理的范围。不然吃了大半个月馒头,减的也只是水而不是脂,恢复正常饮食后,反弹复胖是必然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