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果子是一种佐茶糕点,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作为传统糕点,茶果子因造型精致,可观赏可食用,在衢江,它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摆一席精致茶饮,品人生百味;取一枚精致茶点,体会花间茶事。在大洲镇一处禅意茶室,衢州手工茶果子制作手艺人郭琴芳正在为衢江手工茶果子爱好者开展公益授课,示范茶果子的制作工艺。借助三角棒、菊针、推棒等数十件小巧工具,伴随着揉、压、推、捏等指法,一个个“花朵”造型的面点就呈现出来,令人赏心悦目。
衢江手工茶果子爱好者何国娟说:“之前对茶果子不太了解,衢江刚好有老师在这里(授课),颜色呀,花蕊呀,造型呀都很漂亮。”
据《中国面点史》记载,从唐代开始,出现了边饮茶边吃茶点的习俗。宋时更兴,出现了点茶、斗茶和茶百戏,茶果子的样式也更加丰富。茶果子的造型通常以花、果等内容为原型,将四季更迭、万物生长、风花雪月的浪漫都倾注在小小的点心上,美味又怡情。
衢江手工茶果子爱好者叶丹说:“在茶桌上面配上这样的茶点,我们身心来说是一种很美的享受。在制作茶果子的过程当中,能让我瞬间进入到一种心流的状态,是一种非常好的修习方式。”
茶果子小巧,制作工艺精细。从煮白芸豆揉制外皮,到熬馅、装饰,全凭手工完成,需要手艺人足够耐心细致。制作时,手艺人会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感,方能创作出个人特色。
衢州手工茶果子制作手艺人郭琴芳说:“我们做茶果子的材料都是自己手工熬制的,熬煮豆沙的时候得浸泡、沉淀,这样可以去除它的豆涩味,确保它的口感、状态是最好的。”
一颗茶果入口,绵密细致的口感及原料的自然香气,同时满足了味觉、触觉与嗅觉,再饮一口茶汤,方觉不负美食。衢江拥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茶果子,致力于传承和创新这一古老技艺。
衢州手工茶果子制作手艺人郭琴芳说:“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也希望茶果子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