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长三角观察#虹桥枢纽建设方案获批 上海将如何打造长三角的“市民广场”?

    天目新闻 记者 叶星辰2021-02-20 11:17全网传播量4.6万
    00:00
    00:00

    2月18日,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方案》)并要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人民政府制定配套政策,确保《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位于虹桥枢纽的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图片来源:西虹桥商务区

    从虹桥枢纽到国际开放枢纽

    对很多人而言,虹桥枢纽的定位停留在虹桥机场、高铁站,以及附近的国家会展中心这个小区域。然而,广义的大虹桥要比这纵深得多。

    2019年11月,上海公布《关于加快虹桥商务区建设打造国际开放枢纽的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虹桥商务区的定位和目标,即实现151.4平方公里商务区整体协调发展,到2022年成为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到2025年基本建成虹桥国际开放枢纽。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上海首次将虹桥枢纽定位为上海市城市副中心。而在接下来公布的虹桥主城片区概念中,明确地划定了虹桥板块的范围,即虹桥主城片区,总面积88平方公里,涉及长宁、闵行、嘉定和青浦4个区。

    《方案》提到,未来虹桥枢纽将建设一流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在区域内形成高品质商务活动集聚地;建设包括打造进出口商品集散地在内的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打造总部经济集聚高地、集聚高能级国际组织和机构。

    总体而言,未来的虹桥枢纽是国际范、大腕云集的新高地,肩负长三角一体化领头羊的重任,带着三省一市更快更好互联互通,一体化发展。

    无论是近期上海提出的“五大新城”职能转变,还是如今的虹桥升级,都将上海的总体规划放在长三角的维度上进行考虑,长三角城市群概念的大旗,已经徐徐展开。

    从虹桥枢纽联通上海“五大新城”

    新年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便实地调研了“五个新城”的建设工作,将这项工程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与原来的卫星城和单纯郊区新城的定位不同,“五个新城”不是简单承接上海中心城人口和功能疏解,而是按照集聚百万人口规模、形成独立综合功能的要求,打造“长三角城市网络中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这其中,虹桥枢纽便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纵观上海地图,五大新城之中,除了南汇新城(也就是临港新片区)以外,其他四大新城均以虹桥为核心节点。松江的9号线,嘉定的嘉闵线、嘉闵高架,青浦区的17号线、崧泽高架以及奉贤5号线与嘉闵线,都将在虹桥枢纽有所交集。

    百万级人口的配套产业、商业、交通、教育、医疗资源,五大新城可以自己解决;长三角级乃至世界级的配套资源,五大新城不够,就去虹桥解决。

    如果说新城是长三角的独立综合城市,那么虹桥就是这些新城的“人民广场”。

    从虹桥枢纽连接长三角

    虹桥枢纽的作用,不仅是联通上海各个新城间的桥梁,更是长三角各地融合互通的要道。今年2月2日,李强来到虹桥枢纽实地调研时曾经提到,未来虹桥枢纽要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联通国际的能级,以高水平协同开放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如今,虹桥枢纽凭借自身全球最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的地利,创新设立了虹桥海外贸易中心,联系全球超过150多家贸易及投资促进机构,初步形成了全球化的贸易及投资服务网络。同时,涉及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文化传媒、信息技术、商贸服务、现代金融等多个领域的上市公司,也将总部设在虹桥枢纽。

    除了吸引高新企业入驻,虹桥便捷的交通也让长三角各地将自身连接上海的中转站设在这里。苏州相城区与虹桥枢纽最快只有20多分钟的高铁车程。早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前,相城区就于虹桥商务区核心区购置了两处商务楼宇,布局建设虹桥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一园五中心”。浙江嘉善、金华等地,也都纷纷在虹桥建设了自己的“飞地”。

    从虹桥枢纽出发至长三角城市,基本上已经实现一个小时至两小时的交通圈,未来虹桥枢纽也会不断加强自身“长三角人民广场”的定位,加入更多业态,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1月28日,与国家会展中心一街之隔的创新奥特莱斯,“首位SHOWAY”一期开始试营业,预计将于4月正式营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虹桥枢纽还将引入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剧院组团——由二十家左右剧院组成百老汇剧院群。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