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弄大糕 图源:视觉中国
临近中秋,月饼卖得火热,各大品牌纷纷推出了琳琅满目的月饼产品,吸引食客的目光与味蕾。
而在宁波余姚的梁弄镇,这里的人们则更习惯在中秋时吃一块方形软糯的糕点——梁弄大糕。
梁弄大糕,是余姚梁弄镇的传统糕点,也是余姚“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近300年的历史。其外形方正,口感软糯,色泽鲜艳,赢得了不少食客的口碑,也成了当地人逢年过节和聚会不可缺少的美食之一。
一公里超100家大糕店
这老街糕香四溢
行车穿过风景秀丽的宁波四明湖,跟随着糕香的指引,远近闻名的“梁弄大糕一条街”,渐渐展露。
福禄寿喜大糕、巧味梁弄大糕、梁弄陈味大糕、万记大糕、小强大糕……一百多家大小糕店,绵延了近一公里,目不暇接,数不胜数。
梁弄大糕一条街
如此大规模的大糕一条街是如何形成的呢?
上世纪90年代初,卖大糕的摊子大多支在街边。摊主骑一个小三轮车,煤球炉子上搁一口大锅,大糕都是现蒸现卖的。一块大糕5毛钱,当时也算是有点小奢侈。“饿兮兮”的时候来一块软糯的大糕,最美不过了。
大糕作为当地常见的小点心,农忙时节会送到田间地头,犒劳辛苦耕耘的劳动者;家中装修,订几盒给师傅们当点心,解决主妇们的烦恼;走亲访友,也会捎上几盒,送上一片心意。
梁弄大糕一条街
2014年时,爆火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来到了梁弄,邀请了梁弄大糕的第四代传承人,梁弄镇上唯一的非遗传承人梅柏桥,参与拍摄制作了梁弄大糕,将大糕的名气一下子打响了。随之,宁波人敏锐的营商思维加上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梁弄大糕一条街”就此形成。
梅柏桥的大糕店,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中秋前夕,来买糕的人日渐增多,趁着梅师傅休息间隙,他就大糕制作的流程为我们做了简单介绍。
梁弄啊桥大糕门店
梁弄阿桥大糕店内场景
除去内馅料的制作工序,制作大糕共分筛粉、雕空、加馅、盖粉、加印、切糕、上蒸、加青箬八个步骤。每一个步骤看似简单,但手艺上差一分,口味上都会有极大差异。
梅柏桥在制作大糕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例如筛粉,就要讲究七分满;雕空时候的一拉一挑,手法都要灵活。就连最后加印红粉抹时,要把握正确的力度才能使红粉稳健地“落地”。
每一个步骤看似简单,实则都是手艺人对传统的敬畏。
百家大糕店哪家口感好?
我们做了随机测评
梁弄大糕原料有三样,大米、豆子、白糖。同样的制作材料,不同的店铺制作出来的口感上是否会有差异呢?
我们在“梁弄大糕一条街”上随机选取了3家店铺做了一次“大糕美食测评”。
外观和价格
首先是非遗传承人梅师傅家的“梁弄阿桥大糕”。
他家制作的口味种类丰富,除了普通的原味还有桂花、艾草、黑米、芝麻、松花等,一盒大糕40元共16块,可随机选取四种口味,每个口味4只。
我们选取了原味、松花、桂花和黑米四个口味。大糕是从蒸笼中热乎乎拿出来的,糕饼个头约一个手掌心这么大,看起来相当饱满软糯。
梁弄阿桥大糕
第二家我们直接选择购买了“梁弄阿桥”旁边的“梁弄阿栋大糕”。说实话,由于两家门店的门头过于相似,初次来的食客,真得很容易弄混淆。
这家大糕店价格为35元一盒,共16块大糕,糕饼个头稍小,我们选了原味、艾草和桂花三个味道。
梁弄阿栋大糕
第三家大糕是一家创新的连锁品牌店“拾味坊梁弄大糕”。
这家店铺在网络上也小有名气,不少网友会推荐购买。相比传统大糕店,它家在口味上做了创新,榴莲、枣泥、抹茶、南瓜等年轻人比较喜欢的馅料口味被制作成了大糕。
拾味坊梁弄大糕
我们购买了四个榴莲口味的大糕,由于原料价格比较昂贵,四只大糕需要30元,好在个头不算小。
●口味和口感
接下来就是口味和口感的测评,我们逐一品尝了三个不同店铺的大糕,评价如下:
梁弄阿桥大糕:软糯可口,入口即化,内馅很饱满,甜味适中。
梁弄阿栋大糕:整体口感较干,内馅很少不饱满,甜味适中。
梁弄阿桥大糕(左)和梁弄阿栋大糕(右)内馅对比
拾味坊梁弄大糕:软糯可口,内馅饱满,榴莲味浓,相对甜一些。
拾味坊梁弄大糕榴莲内馅
总结来说,如果想要品尝地道口味的梁弄大糕,“梁弄阿桥大糕”肯定是首选,其他店铺需谨慎购买。
其次是口味上,在不考虑价格的前提下,推荐大家购买“拾味坊梁弄大糕”,它家的口味和品质都比较不错。另外,当地人还向我们推荐了“糕先森大糕”,它家的麻薯味大糕,也是许多年轻人喜爱购买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