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为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跪求影院排片,这次他为了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拼尽全力。
方励,从事地球物理勘探和海洋调查装备技术四十年,同时也是一个电影人。他担任制片人、编剧、监制或出品人的电影,有《观音山》《后会无期》《万物生长》《百鸟朝凤》《乘风破浪》《断·桥》等。
《里斯本丸沉没》花了方励8年时间,从63岁开始到今年71岁。他说这几年自己老了很多,完成这部电影实在是太难了。
如今他担任制片人、导演的《里斯本丸沉没》终于上映了,六天票房仍在努力冲400万。令人欣慰的是,除了以豆瓣9.2分的成绩,成为截至目前为止2024年度评分最高的国产电影,全平台的陆续开分成绩也都居高不下,更有专业数据显示票房出现了逆跌现象,且平台预测票房连续三天上涨,院线排片也开始增加,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来,让电影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有人估算过,《里斯本丸沉没》票房要1.5亿才能收回成本。按照现在的形势,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9月10日,只身一人跑全国路演的方励来到杭州,连跑浙影时代影城·西湖文化广场店、万象影城杭州万象城店、浙大和浙江传媒学院,与观众们进行交流。面对眼中闪着泪花的观众,他娓娓道来拍摄背后的艰辛故事,不断赞颂舟山渔民的救人义举。
杭州路演现场
拼上所有身家的他
听到豆瓣分数后很激动
当日下午,方励一件黑色T恤,一条牛仔裤出现在杭州路演现场。
为了《里斯本丸沉没》,方励几乎拼上全部身家,钱没了,头发也白了。
71岁的他反感“养老”这个词,在他看来,人一辈子只活3万多天,“能投胎成人多幸运,就得活得精彩。少听点世俗的无聊杂音,多听听自己的心声,有什么心愿赶紧去实现,不要管什么成功失败。”
杭州路演现场
这部纪录电影凝聚了他八年来的心血。
30°13'44.42"N 122°45’31.14”E——这是出现在《里斯本丸沉没》海报最显眼位置的一个坐标,也是“里斯本丸”沉船事件救援点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舟山群岛东极岛附近的海域。迄今,那里仍有800多名二战时期的英国战俘,与这艘沉船一起长眠于深海。
海报
2014年,导演方励在东极岛上与韩寒拍摄《后会无期》时,听到当地渔民说起附近有一艘二战沉船的故事,作为一个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现东华理工大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的“理工男”,在进入电影圈之前又刚好是从事地球探测和海洋调查技术装备的系统集成、研发制造工作,方励出于好奇,随即率领海洋科技团队在2016年展开了勘测工作。到2017年9月,终于验证了海底沉船的钢铁物理属性与“里斯本丸”号建造的历史、物理及机械结构完全吻合,由此确认位于「30°13’44.42"N 122°45'31.14"E」这个坐标上的沉船残骸属于“里斯本丸”号。
由于历史记载中对于“里斯本丸”号的介绍少之又少,方励只能通过自己的调查结果结合有限的历史线索,抽丝剥茧,与物理专业人士研究“里斯本丸”号船体结构等细节。
确认沉船正是“里斯本丸”号之后,他又邀请著有《里斯本丸沉没:英国被遗忘的战时悲剧》的托尼·班纳姆博士担任历史顾问,英国退役少校费恩祺担任军事顾问,在全世界范围内共同寻找历史亲历者与后代,最终寻得380余名幸存者及其后代,并与其中110多名人员面对面交流沟通。
方励将他们的讲述,与动画制作、历史资料相结合,力求真实地还原“里斯本丸”号沉船过程与船舱中堪称“地狱般”的经历。历史的碎片就这样一片一片被捡起,方励凭借自身一直以来的缜密与严谨,为大家揭秘了那组坐标数字的背后的意义,并将沉船中1816名战俘的故事与历史真相,通过这部纪录电影公之于众。
一开始,方励以为一部纪录片几百万元就能拍下来,没想到不知不觉中,在这个项目上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直到2021年,他的资金链断裂,最后只能卖了北京和成都的房子,现在租房住。
“钱没了,能活着就行。但这个电影是我必须得做、不得不做的事情。”方励说,让全世界知道里斯本丸的故事,变成了他的使命。
8年来,方励也感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支持和温暖。来自德国的摄影师,至今没分到片酬,一句话也没计较;他的多年好友、导演李玉,为影片旁白担任配音指导,一句一句帮方励纠正发音;电影人韩寒为影片投资;电影海报设计师黄海为影片免费设计了一张海报……
上海路演现场
当日,杭州路演现场,方励与观众分享了影片豆瓣开分后的激动心情,表示在听到消息时“最激动的是感受到与观众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是同频共振的”,他感谢观众们的真实表达给予了这部影片这么高的评分。除此之外,最开心的是“曾触动他的那些亲情、家庭与悲欢离合的故事,同样也是最能打动观众的。”
平台评分
他说拍这部电影
想告诉所有人中国舟山渔民的伟大
舟山东极岛“荣誉岛民”方励与舟山东极岛缘分匪浅,他做制片人的《后会无期》是在东极岛上拍的,这次《里斯本丸沉没》讲述的也正是发生在东极岛的惨案。
当日,在浙影时代影城·西湖文化广场店路演现场,方励在全场的欢呼与掌声中登场,因为有了东极岛“荣誉岛民”的称号,方励直言来到杭州就是回家了,带着这部属于浙江人民历史上的重大故事再度回家,意义非凡。
有一位东极岛渔民前来观影,感谢方励用《后会无期》带动了当地的发展,如今又用一部《里斯本丸沉没》让更多人知道了舟山渔民的故事,在谈到渔民奋勇救人的义举更是一度哽咽。
杭州路演现场
一位来自宁波的观众表示自己从小在东海边上听过很多英雄故事,见识过大海与人的关系,“这是首次看到东海边上的人真正参与到历史事件中,成为英雄故事的一部分,还是非常感动的”。他认为,虽然电影片名是“沉没”,但从小在水边长大的经历让他相信,任何事物包括真相,最终都会浮出水面。
一位来自档案馆的杭州观众表示观影之前翻阅了馆内关于舟山渔民救人的档案资料,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还是“看哭了”。想到档案中记载的渔民们“吾人英勇之天意,不用报道”的语录,更加敬佩这些英勇的渔民先辈,认为“舟山人民有大义,是上善若水,大爱无疆的体现”。
方励在现场详细阐述了影片中所提及的255位参与救援的舟山渔民的数量来源。他透露,“在舟山档案馆查阅资料后,公布的名单上仅记录了198人。经过反复核实与深入调查,最终确认实际参与救援的渔民人数应为255名,这一数字不仅包括了成年渔民,还涵盖了未成年渔民以及岛上参与救援的女性渔民。”
杭州路演现场
全面统计数据是为了确保每一位为援助盟军战俘做出贡献的渔民,都能被历史铭记,每个人的英勇义举都不该被遗忘。
于此同时,他也回应了电影的视角为何是盟军战俘,而不是救人的舟山渔民。
他表示这是有意为之:“前面一直在讲盟军战俘的绝境,最后的窒息,最后的绝望,最后的黑暗,尤其是最后20多个小时,被封在几乎完全喘不过气来的黑暗中要往下沉……我们舟山渔民在这个时候出现,是天使般的出现,是英雄主义,是善良的,是怜悯的,非常伟大。”
“8月23日我带着这个电影去(东极岛的)青浜岛和庙子湖岛做了两场露天电影的放映。这是回到重大历史惨案发生的地方,第一次对公众的放映。我想告诉所有的渔民后代,尽管他们经常非常朴素地说,那都是父辈该做的事。但我想告诉他们,你们父辈的行为有多伟大,在你们父辈出现之前,这些战俘遭遇了多大的厄运,战俘的后人对舟山渔民有多感激!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有舟山渔民的相救,就没有他们的存在。”
观众被他的执着打动
他说观众是第三个接棒人
杭州路演的映后交流中,不少观众表示被方励的执著打动,称赞他是一个非常有“匠气”的人,将科研精神融入到对“里斯本丸号”沉没事件真相的追寻中,使得影片脉络非常清晰,同时每一个家庭的故事都迸发出极大的情感力量,这种情感表达理性而深刻,“有一种后劲很大的力量”。
杭州路演现场
海报
有浙江传媒学院的同学观影后表示,自己被影片中亲历者战后心理活动的展现所触动,尤其是那句“那些人虽然回来了,但他们回来的不是他们自己了。”
这位同学说,这是战争后所带来的创伤,再次呼吁反对战争,珍惜和平。
方励在现场表达了对影片历史顾问托尼·班纳姆博士的感激之情,称“他未收取任何版权费用,并分享了详尽的调查结果,也帮助我们确认了该事件中战俘的人数”(从初步认为的1834人调整回最终的1816人)。”
此外,方励还表示,“如果没有托尼·班纳姆博士开始调查里斯本丸的历史,中国这段历史就不会有人提起。”
他也坦言,自己一开始是不愿意出镜的,但想到“这个电影是给全世界观众看的,要让全世界看到,今天的中国人在寻找他们(盟军战俘)的下落,把他们的故事搬到大银幕上,所以也保留了一点点感性的瞬间。”
同时他也表示,如果说托尼·班纳姆博士调查“里斯本丸号”的历史是第一棒,他拍电影是第二棒,那么第三棒就是观众了:如果我们不去讲中国人自己家里的中国故事,它有可能会再沉下去,大家要去传播,让全世界更多人的人知道发生在中国舟山的感人故事。
杭州路演现场
杭州路演现场
据悉,电影自9月6日上映以来,口碑持续高涨,赢得了全平台高分的好成绩——豆瓣开分9.2分,淘票票评分9.6分,猫眼评分9.6分,微博大V推荐度93%。数万名观众们的高度认同与力荐,也让影片在工作日实现了票房逆跌,并且平台预测票房连涨3天。为了支持这部八年磨一剑的诚意之作,近日,部分影城也开始自发支持这部电影,有的增加了排片,有的将长线放映《里斯本丸沉没》,人人都开始争当起了这段真相的“接棒人”,也进一步证明了《里斯本丸沉没》不仅是一部揭露历史真相的电影,更是一部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的作品。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