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多个纪录被打破!湖州的9月为何还“热火朝天”?

    潮新闻 共享联盟·湖州 忻媛2024-09-10 07:17全网传播量761
    00:00
    00:00

    出伏气温不服,处暑不出暑,到如今已至白露节气,“秋老虎”还是迟迟不肯归山,让人忍不住吐槽:今年暑热真是猛如虎!接下来即将进入9月中旬,天气为何还如此“热火朝天”,丝毫没有一点秋凉?

    9月有多热?这些数据告诉你

    9月开学季,暑热就给学生们当头一棒。“太热了!”湖城一小学学生家长告诉记者,暑假热也就算了,没想到9月了还这么热。

    这确实是1956年以来最热的开学季了。“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都破了纪录。”据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向华介绍,9月以来,湖城平均气温异常偏高,达到了30.8℃,刷新历史极端最高值,比常年同期偏高4.9℃。

    期间,9月1日,湖州城市气象站测得最高温为37.8℃,突破了1956年湖州有气象记录以来的9月历史极值37.7℃(出现在1995年9月7日)。

    不仅高温破纪录,低温也毫不示弱。9月以来,极端最低气温26.8℃,出现在9月5日,比1995年创下的26.3℃的极端最低气温历史最高值还高了0.5℃。

    此外,从高温(≥35℃)日数上来说,虽然没有破纪录,但表现也很亮眼。“一般,进入9月后,高温天就比较少了。”向华说,1956年到2023年,近70年的时间里,9月有高温出现的年份仅15年。其中,有9年的高温日数均只有1天,5年高温日数为2天。高温日数在2天以上的只有1995年,达到了6天,也是目前9月高温日数最多的一年。

    而今年9月以来,高温日已经达到3天,分别出现在9月1日、2日和5日。就这个数字,已经排进历史第二高。

    2013年和2022年的夏季的热令人难忘,但当年9月都没这么热。“确实,2013年和2022年9月的气温不高。”向华说道,2013年9月高温仅为1天,出现在9月10日,最高气温刚刚好达到35℃高温线;2022年9月甚至都没有高温出现。

    今年夏季热度属于“超长待机”

    “这还要热多久啊,这几个月电费都翻倍了。”市民夏女士感觉今年夏天热的时间太久了,尤其是出梅以来,空调就没一天休息过。好不容易熬到出伏了,又熬过处暑,都到了白露,可没想到这暑气仍一幅盛气凌人的模样。

    今年湖州夏季有多热?你所感受到的热,气象数据来证言。

    “从多个监测指标的数据来看,均在历史前三。”向华查阅数据分析道,自5月17日入夏以来,湖州平均气温28.5℃,比常年同期高2.0℃,排历史同期第二,与2022年创下的28.6℃的极端最高值仅相差了0.1℃。尤其是7月以来,平均气温达到31.2℃,比常年偏高2.9℃,刷新历史极端最高值,超过了2022年(30.6℃)和2013年(30.5℃)。

    从高温日数来看,今年从7月4日出梅迎来首个高温日以来,截至9月9日已出现42个高温日,是常年平均高温日数(19.9天)的2倍多,排历史同期第三,仅次于2013年(54天)和2022年(52天)。

    其中,8月3日和4日极端最高气温均达到了40.8℃,成功超过2022年(40.7℃),排进历史第二,仅次于2013年创下的40.9℃的历史极端最高温。

    此外,不仅白天热,早晚也热是天气的突出特征之一。尤其是7月1日以来,极端最低气温23.8℃,出现在7月3日,刷新了该时段最低气温的最高值。

    何时能凉快点?

    好不容易熬过炎热的7月和8月,9月份暑热仍强盛,是为何故?

    向华详解道,9月份,副热带高压比去年同期偏强,又与大陆高压打成一片,共同编织了一张庞大的暖性高压网,正是这股强大的暖性力量,使得南方的高温天气如同“超长待机”,久久不愿离去。

    北方有冷空气南下,像上周二,湖州的小伙伴也在暑热之中感受到了偏北风带来的丝丝凉意,可转眼又热浪翻滚了,上周六和周日,最高气温达到了34.7℃和34.5℃,与35℃的高温线非常接近。

    冷空气为何撼动不了副热带高压?向华解释,正是因为副热带高压表现出的异常强势,所以,一般的冷空气撼动不了它,冷空气大部队被其阻挡南下,很难抵达湖州,所以大家只感受到了短时的、微弱的凉意。

    据湖州市气象台预测,受海上低压倒槽影响,9月10日夜里至周四,湖州将有一次较为明显的阵雨或雷雨天气过程,其中9月10日夜里至9月11日雨量可达中等。受雨水影响,预计9月11日最高气温有望降至30℃左右,带来短暂清凉。不过,9月13日起,副热带高压又会逐渐加强,预计9月13日、14日以多云为主,最高气温又会回升到34℃左右,仍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接下来还会出现高温吗?“还是有这个可能的,但即使有也是零星出现。”向华称,2005年、2010年以及2023年,9月中下旬期间就曾出现高温。2022年,虽然9月没有高温,但10月2日和3日最高气温又突然冲到了高温线上;尤其是10月3日,最高达到了37.9℃,这也是湖州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晚的一个高温日。

    何时能享秋凉?恐怕还得再等等。向华告诉记者,从气象意义上来说,入秋的标准需要满足平均滑动气温连续5天低于22℃。湖州常年平均入秋时间为9月29日。“近年来入秋时间总体有所推迟。”他说,尤其是2014年以来到去年,这十年在9月入秋的只有2年,分别为2014年(9月30日)和2020年(9月17日),其余8年则均在10月才入秋。其中,2021年的秋天更是到了10月11日才开启,为历史最晚。

    今年夏天登陆我国的台风为什么偏少?

    要说夏季的降温利器,一是雷阵雨,二就是台风。

    随着9月序幕缓缓拉开,今年台风季已悄然过半。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1个台风生成,其中3个登陆我国(马力斯、派比安、格美),较常年同期均偏少。

    8月本是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及登陆最多的月份,今年8月却呈现出一份独特景象,台风生成数量与往年相当,但无一登陆我国。今年夏天登陆我国的台风为什么偏少?

    中国天气网说,今年作为厄尔尼诺事件的结束之年,其后续效应显著扰动了大气环流的常态,特别是今年六七月份,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且内核稳定,如同一个巨大的罩子,牢牢罩住了暖池区域,副热带高压内部强大的下沉气流,不仅削弱了台风生成所需的对流活动,还阻挡了台风西进登陆我国的通道。

    到了9月,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台风准备来冲KPI了。先来看看“摩羯”。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受台风“摩羯”影响,9月5日以来,海南岛、广东南部、广西南部及云南东南部出现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达到300至450毫米,海南乐东局地超过600毫米;“摩羯”中心附近经过地区局地阵风达到15至17级或17级以上。

    9月10日前后,原本预计也会有台风影响东海,好在最终没有生成,变成了“东风波”天气系统影响江浙沪地区。湖州接下来的这次雷阵雨天气,就是受此影响。

    “总体来说,目前副热带高压南侧的偏东气流中,热带气旋比较活跃,同一时间段可能会有2到3个台风同时生成的情况出现。”向华提醒,较之夏季台风,秋台风强度上往往更强,路径也更为复杂,因为其更容易与北方冷空气相结合。“由于秋台风强度强、路径复杂多变、影响范围广,因此其致灾风险也是极高的,需要特别的关注和防范。”

    除了“摩羯”,向华表示,根据预计中长期预报,预计9月将有1到2个热带气旋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主要影响华南沿海地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