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别人不骗你,别给骗子爆金币”“反向引诱,低成本、零风险、高回报;诈称权威,要健康、要美丽、要长寿”“处在骗局之中,往往不自知,人没见着,钱先顺着网线被骗走了”……镜头前,一把椅子,一个麦克风,反诈宣讲员谢印振化身成“脱口秀演员”,持续输出着有“笑”更有效的反诈知识。
反电信网络诈骗是一场全民运动,也是一项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菜场、校园、毛衫市场,谢印振的身影活跃在秀洲区洪合镇的街头巷尾,用一场场生动有趣、贴近民生的沉浸式宣传,将反诈知识送进千家万户,全力守护群众的“钱袋子”。
当脱口秀遇上“反诈”
警界也有“段子手”
2021年5月,谢印振进入秀洲区公安分局洪合派出所,成为洪合“反诈小分队”专职辅警。同时,他也是秀洲“三不蜀黍”反诈讲师团队的一员。
“其实最早接触反诈宣传工作,还是在社区担任‘乡音’反诈志愿者的时候,”谢印振回忆道,他是一名新居民,来到秀洲区洪合镇工作生活,他希望能用行动为第二家乡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2020年的一次全镇‘最美反诈宣讲员’比赛上,我非常荣幸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成为我反诈宣讲工作的全新起点。”谢印振说。
起初,谢印振和其他“反诈小分队”队员一样,拿着传单逐户宣传,但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将反诈宣传与时下大热的脱口秀相结合,或许能扭转群众被动接受宣传的抵触心态,让宣讲效果立竿见影!”“反诈小分队”负责人脑海里闪现的一个灵感,让队员们感到这是一个改变宣讲策略的好机会。
那么,由谁来担此重任?拥有丰富反诈宣传经验、健谈风趣的谢印振成了最佳人选。于是,谢印振开始恶补脱口秀知识,并一遍一遍练习演讲大纲。口齿不够清晰,他就对着镜子反复训练;思路不够连贯,他就一稿一稿不断修改。“以前都是在街边、门店里给居民们进行宣讲,突然站在台上,拿起话筒进行宣讲,难免会紧张,解决方法就是持续不断地练习,加深印象。”谢印振说。
经过持续的打磨练习,几场“反诈脱口秀”下来,谢印振的演讲越来越顺畅。沉稳的台风、出乎意料的包袱、恰到好处的节奏,调动着台下居民的情绪,让大家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有效扩大了宣传面。与此同时,他还推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反诈特色短视频栏目——“振振有词”,将真实案例编辑成稿,进行创作。模仿秀、情景剧、单人相声……各种轻松幽默、易于接受的形式被谢印振搬上了短视频平台,一个个典型“案子”变成了发人深省的“段子”,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反诈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脱下的是军装
褪不下的是初心
“大家听惯了严肃的案例解析,对时不时‘爆梗’的风趣演讲感到非常新鲜,这种‘反差感’是‘反诈脱口秀’获得大家喜爱的原因之一。”谢印振坦言,像这样一次次“有梗有料”的演讲背后,是一桩桩真实案例。
今年7月,洪合派出所反诈小分队接到平台预警,辖区内一名女子可能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
谢印振第一时间和该女子取得联系,然而对方却满脸疑惑,非常反感甚至对抗谢印振的劝阻。“该女子在网上认识了一名所谓‘男朋友’,经过8个月的交往,最近这‘男朋友’开始诱导她进行投资理财,让她投14万元,自己投10万元,共计24万元,并承诺每天返还1400元利息,该女子禁不住诱惑,开始向对方转账。”谢印振说,他通过案例讲述、诈骗手段分析,对女子进行耐心劝阻。
“当分析对方是否出现经常更换社交账号的情况时,她终于反应过来,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谢印振说,由于劝阻及时,最终女子追回了7万多元,最大限度降低了财产损失。
谢印振表示,像这样的案例他遇到过很多,在日常的反诈劝阻工作中,由于骗子的前期“洗脑”,电话中民警经常反被误认为骗子,有时会被直接挂断电话,甚至会被谩骂,劝阻工作常遇曲折。
多年来,谢印振坚持创新反诈宣传的方式方法,以真实的案例警醒群众,守住群众“钱袋子”,组织和开展反诈宣讲培训528场次,宣传走访辖区群众13.5万余人次,劝阻拦截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40余起,避免群众损失387万余元。由他制作的反诈视频被浙江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新媒体号录用11次,被国家反诈中心录用2次。
“面对不断翻新的电诈手段,公安机关反诈宣传必须走在前!”谢印振说,接下去,他将依托“反诈脱口秀”这一形式,用足用好“反诈宣讲工具箱”,不断增强群众防诈防骗意识,让反诈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