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9月7日,作为第十四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重要专项活动,以“拥抱低空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宁波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拉开了序幕。
宁波市作为国内最早开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和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试点的城市,已经出台了多项产业政策,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目前宁波有低空经济企业超百家,包括主营物流无人机的宁波翼新智能科技,专注竞速无人机的比翼飞行,黄大年教授团队的大年科技、宁波阿瑞斯等。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也聚集了一批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落户。
即便如此,宁波的低空经济但相比先行城市还要加大步伐。在这条“百舸争流”的新赛道上,宁波又该如何培育壮大这片“蓝海”?
作为联结地—空“最后一公里”的新经济业态,低空经济打破了传统生产活动在地面或高空的局限性,将人类经济活动扩展到低空领域。伴随政策和产业的驱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正加速落地。从而形成了新的万亿级赛道,正在快速打开。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33.8%。而据测算,到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低空经济正步入快速成长的新阶段。
因此,在今年我国已有29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纳入了2024年政府工作规划。各地竞相抢位,积极探索,并力求找到适合自身的优势点以形成竞争力。
宁波是制造业强市,无疑是宁波抢占“蓝海”争先进位的最强杀手锏。来自国家空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空天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承旗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低空智联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南京智慧航空研究院总工程师尹嘉男不约而同提到了宁波制造业这张“金名片”。
研讨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低空经济需要强大的制造业支撑。”尹嘉男表示,宁波制造业门类齐全,创新能力突出,尤其是在细分领域域做精做专,配套能力强,让宁波成为“单项冠军第一城”。“ 宁波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为低空经济相关装备的研发和制造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同时,宁波加快引育一批无人机整机设计、部件制造以及总装集成、通信系统研发等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推动无人机产业集群式发展。”
不仅如此,低空经济要“飞”起来,还要取决于低空空域资源的开放程度。
今年1月1日起,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无人机产业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各项配套政策、规章规范也正逐步落地,低空经济迎来新的“政策风口”。
“目前低空经济,尤其是低空秩序,尚缺乏相关管理细则。”程承旗表示,路上有红绿灯,车辆按车道行驶。但低空飞行器还没有规则,都是靠飞手自行操作。这个时候,宁波可以抢占先机,抢抓低空空域改革、技术创新和规模应用发展机遇,尤其是120米以下低空,建立低空立体交通红绿灯系统,发展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实现低空建设“车同轨、书同文”,不断推进市域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一点,作为 “无人机之都”深圳,为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在全国率先出台首部低空经济法——《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专家表示,深圳先走一步值得宁波学习借鉴。
研讨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事实上,宁波已经在发力。会上,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王顺大表示,目前,宁波正在抓紧制定《宁波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争取在低空经济的研发、生产、服务、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努力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典型应用场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
研讨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中国联通浙江省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施巍巍表示,中国联通正持续加强智慧低空科技创新方面的研发和应用,加大在智慧低空科技创新方面的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低空经济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而围绕宁波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浙江联通将统筹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工程、融合基础设施赋能工程、创新基础设施引领工程,进一步提升新基建能力水平,构建系统完备、智能高效、绿色低碳、安全可靠的数字低空基础设施体系,为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