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9月7日,诗意浸染的白露节气来临。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秋开始。
“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段时间应该预防秋燥,滋阴益气。”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理疗科叶丁纯提醒。
春捂秋冻,适时加衣
“白露”后,阴气上升阳气下降,天气冷暖多变,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故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即白露过后,穿衣服就不能赤膊露体。适当“秋冻”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但年老体弱者及婴幼儿,仍要随气温变化加减衣服。同时,大家更要注意腰腹部、膝关节、足部的保暖,雨天还要牢记不要湿脚走路,以防寒气侵入引起不适。
滋阴润燥,调节饮食
中医认为,秋季对应的是肺,由于“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与肃降,喜润不喜燥。”秋燥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常会出现口咽干苦、大便秘结、皮肤干裂的现象,这是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的缘故。因此,饮食调理上最好通过食补,而食补首推粥,如银耳粥、莲米粥,红枣粥,红薯粥。这些饮食有清肺润燥、止咳平喘、补养气血、健脾补肾的功效。
红枣大米粥,医院供图
收敛阳气,规律作息
白露之后,天气凉爽,日常生活中不能像春夏那样频繁活动,应该合理地收敛、潜藏阳气。我们要保证作息规律,坚持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更好舒展。此外,睡觉时尽量关闭空调,最好是在自然温度下睡眠,防止空调风引起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动静相宜,科学运动
秋季锻炼应动静相宜,科学选择运动方式,防止汗出太过,可选择节奏快慢交替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还可以配合“静功”,做到动静结合。白露过后,昼夜温差大,老人和有呼吸道系统疾病的人群不宜在晨雾中锻炼。秋季空气干燥,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外出旅游时,一定要注意预防传染病。
太极,医院供图
调畅情志,排解情绪
白露过后,花草树木开始凋零,人们易于悲伤。中医认为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机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因此,要经常保持笑容,可以多与朋友进行谈心交流,以免心情抑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