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为民谱新篇,守护权益防风险 浙江深入推进2024年“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

潮新闻 记者 吴恩慧2024-09-06 11:40全网传播量4万
00:00
00:00

9月6日,浙江金融监管局联合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浙江证监局共同召开浙江2024年“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启动会,部署推进金融教育宣传工作。

浙江2024年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以“金融为民谱新篇,守护权益防风险”为主题,汇聚金融全行业力量,广泛普及金融知识,完善金融惠民利民举措,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提升金融消费者、投资者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浙江金融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家龙在致辞中表示:各金融机构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为民”理念,努力传递“金融温度”,在推进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长效机制,解决人民群众在金融活动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厚植为民情怀、展示担当作为。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省内多家金融机构获奖

会上公布了2024年浙江金融反诈短视频创意大赛优秀视频、浙江省银行业保险业优秀调解案例、金融行业优秀调解员、新时代“枫桥经验”网点建设优秀实践案例、金融“共享法庭”优秀实践案例和金融反诈先锋实践案例。

活动现场,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兴业银行杭州分行、浙江农商联合银行等20家金融机构荣获新时代“枫桥经验”网点建设优秀实践案例。记者了解到,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着力将“枫桥经验”运用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工作实践中,推动2023年监管消保评价晋升3个位次,今年1-8月全口径投诉和监管转办投诉同比减少22%、51%,矛盾纠纷防化水平不断提升。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近年来不断在工作理念、方式方法上迭代优化,创新建设和应用金融“共享法庭”,逐步探索出了全方位成体系、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的金融服务路径。目前,全系统已设立金融“共享法庭”93家,实现县域全覆盖,受理纠纷1.63万起,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浙江金融监管局表示,要充分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网点建设优秀实践案例、金融“共享法庭”优秀实践案例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金融行业进一步畅通金融消费者咨询投诉渠道,提升源头化解金融消费纠纷的能力和水平。与此同时,要积极宣传金融反诈实践案例,注重运用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传播防范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的技巧,增强人民群众防诈防骗“免疫力”。

担当新使命 消保县域行

发挥县域金融监管贴近一线作用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宣传月期间,浙江辖内县域金融监管部门将充分发挥贴近一线的作用,指导金融机构开展好“担当新使命 消保县域行”专项行动,推动金融教育直达基层群众。积极宣传“为民办实事”举措成效,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就业创业、助企惠企、防灾减灾等多元化金融需求,主动展示金融新风尚。

当前,辖内56家县域金融监管支局已经全面挂牌履职。专项活动期间,县域金融监管支局将指导动员辖内各银行保险机构聚焦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养老金融,围绕适老化服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范非法集资、打击“黑灰产”、防范“杀猪盘”“虚拟货币”诈骗等内容开展教育活动。例如,开展“乡村大喇叭”活动,制作通俗易懂的金融知识资讯,利用乡村广播循环播放,将金融知识第一时间传播到各个村镇的田间地头;开展“我为群众送台戏”活动,因地制宜,以村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歌曲、小品、短剧等文艺作品形式,吸引广大基层群众学习金融知识;开展“我为村民刷面墙”活动,用好墙报宣传栏等一线阵地,绘制金融知识文化墙,让金融知识贴近村民生活。以金融宣教网格为基础,组织辖内金融机构通过“金融知识赶大集”“金融知识课堂”“金融知识宣讲团”等形式,广泛深入农村集市、农村夜校、基层学校等开展教育宣传活动。

做金融明白人

打响浙江金融教育品牌特色

前不久,浙江金融监管部门在全国率先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建立了金融消保监管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全面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合作。记者了解到,下阶段,浙江金融监管部门将共同打造体系化的“做金融明白人”浙江金融教育宣传品牌,让朗朗上口的“知金融理、做明白人”口号深入人心。

具体来看,浙江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以“做金融明白人”为统一品牌,聚焦反诈防骗、理性投资和依法维权三大内容及行业诚信建设,建立与公安等部门多方联动机制,通过“1分钟”线上短视频和“一张网”线下全覆盖相结合,共同筑牢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防护盾。

如聚焦理性投资方面,浙江金融监管局表示要重点以“收益与风险匹配”为主题,提示消费者正确认识平均收益率水平,不要有非理性预期,开展与自身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投资活动。各金融机构也要加强营销人员,包括离职人员的管控,严格执行产品、渠道、客户“三适当”要求,严禁诱导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消费者购买高风险产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