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信任 信誉 信心 ——从杭温高铁通车回看“民资入铁”的“百盛”决心

    潮新闻 刘梅 顾玺2024-09-06 07:38全网传播量70.1万
    00:00
    00:00

    9月6日,正线全长2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连接杭州、金华、台州和温州四地的杭温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条横亘浙江南北、穿越“最美桃花源”楠溪江、跨越括苍山脉并串联多个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高速通道,是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和国家发改委社会资本投资示范的“双示范”高铁项目,也是长三角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通运营,补齐了浙中高速的铁路短板,解决了浦江、东阳、磐安、仙居4县没有高铁的实际困难,将浙江陆上地市至杭州的车程缩短至1个多小时,为引领山区23县发展开辟了新空间,同时进一步推动了长三角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加速了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从响应国家号召,参与浙江深化铁路改革,到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开工建设,再到全线隧通、桥通、轨通、电通初步验收通过并最终开通运营,温州的民营企业百盛联合集团作为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方,与浙江交通集团和沿线政府出资代表共同努力,在杭温高铁试点投融资改革、建设模式优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探索。尤其是杭温高铁一期项目,开创了国内首个“社会投资+工程总承包+委托代建与运营”的混改铁路建设管理模式,百盛联合杭温铁路有限公司作为SPV公司在项目建设和经营管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用百盛联合杭温铁路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的话说:“杭温高铁是民资入铁在浙江的又一次生动实践,是一次信任的双向奔赴,也是一次民企信誉的重要实证,更是一次改革信心的持续攀登。”

    这是一次信任的双向奔赴

    铁路作为国家战略性重大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大动脉、重大民生工程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其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备受关注。早在2012年铁道部以铁政法(2012)97号印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在引入民间资本问题上,允许从铁路建设、装备制造、铁路企业改制重组等方面对民间资本开放,释放了国家层面决心大、开放度高的信号。2015年国家发改委出台意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全面进入铁路领域。PPP模式,最大的作用在于创新投融资模式,可利用社会资本缓解铁路等重大基建投入的财政压力。

    2015年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首批“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中,杭温高铁进入全国8条名单之一。杭温高铁一期采用BOOT运营模式,民营资本与项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期为34年,包括4年建设期和30年运营,合作期满民营资本退出,项目移交给政府。其中使用者付费,政府可行性缺口补贴为前期民营资本现金流周转缓解压力。除了创新投融资模式,杭温高铁一期工程在“总承包+委托代建与运营”的模式探索上,也是率先示范。

    据百盛联合杭温铁路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回忆,当时参加竞争性磋商的民营企业还有7家,浙江拥有众多优质的民营企业,百盛能够参与并脱颖而出,首先离不开国家强烈的改革意愿和省政府的积极号召。“用时任省委主要负责人的话说,‘铁路改革我们努力了这么多年,国务院希望浙江能够蹚出一条路子。’”而百盛联合集团具备国家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的“双特”资质和工程设计市政行业甲级、工程设计建筑行业甲级的“双甲”资质,深耕基础设施行业三十多年,曾参与过中国眼谷、温州高铁新城等多个地方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百盛更是一家具备从投资管理、技术研发、勘察设计、工程总承包、运维风控到资产管理完整产业链的企业集团。从相关领域经验、企业的健康度、透明度和成本控制等持续力角度综合考虑,百盛都是最合适的选择。“当时,百盛自身也有从传统基建向新基建领域转型的战略考虑。用温州民间的话讲,‘建桥修路都是行善积德’的好事。温州家门口的高铁,温州的民营企业自然义不容辞。政府选择百盛和百盛选择杭温,是一场‘信任的双向奔赴’。”

    这是一次民企信誉的重要实证

    信任的基础在于信誉。民资入铁最容易引发争议的是对民资入铁经验不足的担忧。百盛在铁路领域同样是个“新手”,但温州企业家核心的“四千精神”让百盛从不缺少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惊人的行动力。

    短短半个月,为了解决“双示范”项目前期立项审批中有关杭温高铁概算审查的难题,百盛邀请一批专家闭门培训,吃透了从国家到地方的40多份政策,与设计单位逐条比对,辗转温州、杭州、北京,攻克难关。

    百盛联合杭温铁路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说:“百盛是有改革创新的基因的。”百盛集团曾被授予“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在提报方案环节,百盛就曾提出一线两带七新城的运营设想,用TOD模式带动沿线开发。在杭温高铁一期的建设过程中,百盛将打造国内首条全线鲁班奖铁路项目作为目标,对项目建设品质、绿色环保、智能建造、信息技术等多个维度实行标化管控,争创6项国家级优质工程和16个省部级优质工程。同时为保护沿线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项目全面开展国家水土示范工程创建,将节约、绿色、低碳等生态理念融入项目建设,以综合防治水土流失为重点,在杭温高铁全线建设示范工点48个,采取“空、天、地”一体化水土保持智能感知体系,做到水土保持监控全面覆盖。

    在站房设计上,百盛力求将沿线地方人文特色、产业特色、自然景观特色融入“一站一景”。浦江站以水晶之都为创意,横店站从东阳古民居建筑中汲取木雕文化精华,仙居站以“云纹”设计体现神仙居美态……有探访温州北站站房内部细节的网友发文点赞:站房内呼应孟浩然之问的“望桥至永嘉”的“桥”设计、直径28米的温州市花茶花造型等小细节,让温州人眼前一亮、心头一暖、印象深刻。

    “快、稳、舒适,时速340公里的杯中水‘波澜不惊’”“百里杭温,一线直达,一时之内,领略杭金台温山水图”“人民铁路为人民,杭温高铁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强大,从160到200到250到350,温州速度越来越快。”“百盛出手,圆了小县城的高铁梦!”……综合媒体报道市民代表试乘的评价,百盛用1460个日夜的精益求精,交出了“社会投资+工程总承包+委托代建与运营”的高分答卷,赢得了沿线百姓的支持、政府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

    温州北站的建设造型源于候鸟海鸥的两翼,代表着温州人敢闯敢拼、携手共进的创业精神。

    这是一次改革信心的持续攀登

    百盛联合杭温铁路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分享了一段难忘的经历。“在融资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婉拒了境外金融机构的低利率融资。当时他们提了一个条件,我们的部分设备要采用外国的设备并允许接入,考虑到铁路的特殊性和技术安全,我们没有答应。关键时刻是国家发改委的领导给予了支持,进出口银行、农行浙江省分行等国内金融机构帮助解决了困难。”

    在百盛看来,民资入铁最大的考验是信心,最大的宝藏也是信心。在杭温高铁建设的过程中,技术、资金、政策、协调等各种困难都曾出现,但关键时刻百盛总能感受到国家发改委的高度关注、省委省政府的深切关心和国铁集团的鼎力支持。据百盛联合杭温铁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回忆,省委主要负责人就曾两次亲临现场指导工作,由上海铁路局提供的全方位建设支撑和行业支持等,都为杭温铁路开通运营保驾护航。

      政府、铁路、民营企业的共同努力,让杭温铁路实现了用地批复、铁路接轨等多个第一,也让百盛更加坚定民资入铁的信心和决心。关于做好铁路运营的下半篇文章,百盛希望从市场的角度,更多地探索民资入铁的多元化运营模式,为提升铁路运营服务效率和提高运营效益提供建议、分享经验。近期,百盛也投资了铁路安全产品和铁路材料产品的两家企业,深化铁路领域上下游产业的战略布局。相信在改革的春风下,民资入铁未来更可期!

    (本版图片由百盛联合杭温铁路有限公司提供)

    链接:杭温高铁大事记

    2016年5月:国务院将杭温高铁列为国家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项目

    2016年12月:杭温高铁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2018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与百盛联合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杭温铁路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和PPP示范项目合作协议》

    2020年6月:杭温高铁一期开工(百盛联合集团作为社会资本方投资建设)

    2021年9月:杭温高铁二期开工(浙江省交通集团投资)

    2021年6月24日:杭温高铁实现全线首座隧道贯通

    2021年10月26日:杭温高铁实现全线首座桥梁合龙

    2021年11月12日:杭温高铁正式拉开全线箱梁架设施工

    2022年1月25日:杭温高铁第一个控制性工程贯通

    2023年6月23日:杭温高铁全线隧通

    2023年7月10日:杭温高铁全线桥通

    2024年1月30日:杭温高铁全线轨通

    2024年5月1日:杭温高铁静态验收通过

    2024年5月18日:杭温高铁开始联调联试

    2024年7月30日:杭温高铁开始试运行

    2024年9月6日:杭温高铁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