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新闻到见解,字里行间读懂社会万象。
有观点有思想,智慧碰撞把握时代脉搏。
让我们一起《读端》,一起“潮”。
本期嘉宾是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徐薇。
(Δ视频由AI共同创作)
这几天,非洲50多国领导人陆续抵达北京。他们为了一件大事而来:参加9月4日至6日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这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
4日上午,大会新闻中心举办了一场媒体吹风会,专门介绍浙江以及金华市对非合作情况。
详情点击》》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徐薇:
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盛大欢聚,也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中非领导人将围绕“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共商合作、共话未来。
非洲大陆作为世界第二大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人口潜力。然而,非洲的发展路径一直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包括历史的殖民遗产、复杂的政治环境、经济结构的单一化、社会不平等以及气候变化等挑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非洲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首先,非洲经济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不平衡性显著,非洲国家经济多样化程度低,金融体系相对脆弱,导致抗风险能力弱。其次,非洲政治与社会环境具有高度多样性、发展形势各异,面临很多社会治理、地区安全、贫困与不平等、医疗体系脆弱、教育与技能培训不足等发展问题。再者,非洲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受害者之一,尽管其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低,但气候变化对其造成的影响尤其严重。
可见,非洲大陆的发展处于关键的转型期,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与非洲国家将通过推动经济多样化与工业化、加强政治治理与安全合作、促进社会发展与包容性增长、加强绿色合作与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提升非洲国家的经济韧性、社会稳定及环境治理和气候适应能力。
浙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是省域国际交流的先行者,尤其在对非合作方面始终“干在前,走在先”,形成了“全国对非合作看浙江,浙非合作看金华”的品牌效应。浙江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对非经贸投资、教育合作、人文交流、医疗卫生合作等方面。2023年,浙江和非州的贸易总额达到539亿美元,居全国前列。浙江20多所高校与非洲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先后在喀麦隆、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南非等国家建立了8所孔子学院,累计为非洲培养各类汉语人才12万人。浙江连续55年派出援非医疗队,支援马里、中非和纳米比亚等国家,通过巡诊、义诊、组织医学培训等活动,推动受援国医疗能力水平提升。
我们相信,在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引领和支持下,非洲有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并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在未来的合作中,中非应继续保持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双方在更广泛深入的领域实现互利共赢,携手迈向更加和平、稳定和繁荣的未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