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杭州市拱墅区朝晖三区、六区、七区等5个老小区迎来了70个崭新的新能源车充电桩。
这批充电桩进小区,就建在居民楼下,旨在破解老旧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难”“充电飞线”,提升便利度与安全性。
更令居民感到惊喜的是,充电桩的服务费由朝晖街道出资补贴,补贴金额为0.3元/千瓦时。补贴后,峰电价为0.588元/千瓦时、谷电价为0.308元/千瓦时,价格远低于小区外部的公共充电桩。
新投用的充电桩。 记者 施雄风 摄
既能享受到优惠的价格,又能体验到接近“家充”的便利,这批充电桩在投用之初大获居民好评,不过,半个月之后,朝晖的新能源车主们又遇到了新的难题。
家住朝晖三区的陆先生(化名)告诉潮新闻“记者帮”(点击报料),他是一名上班族,为了节省油费便购置了一辆新能源车用于通勤。
“以前,我们小区里是没有充电桩的,给车子充电非常麻烦。”陆先生表示,他每天下午6点下班,在家中待到晚上10点后开车出门,去用小区外面的充电桩,“10点钟之后,公用充电桩就会切换成谷电价,只要8毛钱一度,充两个小时后,我再把车开回来,重新找车位又很难。”
“所以,价格这么便宜的充电桩建到我们小区内部了,我是非常高兴的,但遗憾的是,充电桩投用以来,我一次都没用上过。”陆先生说,原因是燃油车或者一些不在充电的新能源车一直占着充电桩前的车位,让他“没地下脚”。
9月4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来到朝晖三区。工作日上午,小区内还有少许空余车位,不过,新投用的充电桩前已无余位,这些车位上停着的都是燃油车。
充电桩前的车位已无空余。 记者 施雄风 摄
在不远处值班的保安师傅告诉记者,他每天的上班时间是早上6点到下午6点,“白天,这些车位基本都是满的,晚上就更加紧张了,有人临时想充电,联系车主挪车也很费事”。
这名保安师傅表示,这附近有个应急车位,必要时可以把微型消防车的位置让出来给居民充电,而且,这里离门岗比较近,如果有居民提前联系他们协调车位,他们也会尽量帮忙。
带着问题,记者找到了朝晖街道华联社区党委书记宋明剑,他表示,充电桩进老旧小区是好事一件,社区已经注意到了新能源车主用不上充电桩的情况,正在与居民们一道商讨解决方案,千万不能把好事办成了麻烦事。
宋明剑认为,燃油车车主和新能源车主不是两个对立面,不存在“谁抢谁”的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老旧小区内部车位太少,“现阶段,我们不太可能在小区内划出新能源车的专用车位,要考虑到全体车主的感受,当然,我们也呼吁大家能够互相理解,方便的时候就尽量腾个车位出来”。
为了提高车位的流转效率,华联社区还想出了一个法子——在充电桩前的1-2个车位上安装地磁感应设备。
这个设备起到什么作用?宋明剑解释道,地磁感应上线之后,社区会联系小区内的所有新能源车主,在他们的手机上安装一个带有预约充电功能的App,“想充电的时候,提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预约,在约定时间内抵达车位,地磁感应设备就会自动抬起地锁,充电结束后系统会发送短信提醒车主挪车”。
如果有车主多次失约或充电完毕后不及时将车开走怎么办?“取消其使用该车位的资格。” 宋明剑说。
“当然,这种车位并不是新能源车专用,根据充电情况,每天晚上10点或11点之后,系统会自动落下地锁,直到第二天早上再重新抬起,这时候仍是‘先到先得’,也希望此时不充电的车主能够遵守这个小约定,及时挪车。”宋明剑表示,朝晖三区是充电桩进老旧小区的第一批试点小区,根据小区实际情况,相关管理办法也还在探索,希望收到更多的好的建议和帮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