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安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公安队伍的战斗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成了各级公安机关亟须解决的问题。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区分局积极探索人才培育与战斗力提升的新路径,首批6家人才工作室的成立,正是其在这一探索中的有力实践。
杨敏反诈处置工作室、“烽火台”人才工作室、鹰眼视频侦查工作室、沈建松基础警务工作室、玲灵视图建管用工作室……8月18日,是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区分局首批6家人才工作室正式揭牌“满月”的日子。
今年以来,滨江公安结合省厅全员人才计划,根据个人、科所队、警种、分局四级报送模式系统,摸排各类专业警种人才,进而打造“执法勤务、警务技术、警务管理、紧缺特殊实战技能”等警务实战类和个人技能特长类“4+1+N”人才矩阵,全力推进分局人才资源“孵化行动”。
目前,除了首批6家揭牌人才工作室外,滨江公安还确立16个待孵化人才工作室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推动新质公安战斗力可持续输出。
以专业人才为杠杆,撬动反诈领域新支点
长河派出所杨敏反诈处置工作室,是当前滨江公安“孵化行动”中的佼佼者。其中,军转民警杨敏勇挑重担,创建反诈专业团队,短短两年间团队成员从最初的5人发展成现在的全天候在线3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杨敏还持有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利用这一专业优势,杨敏带领团队成员对受害群众进行及时回访和心理疏导,实现了以法服人、以情感人的反诈工作闭环。同时,杨敏乐于分享经验与所学,助力更多年轻民警和反诈人员快速成长。
今年以来,该工作室(含试运行阶段)成功止损金额超千万余元。
以服务实战为牵引,培育警种条线新名片
滨江公安紧紧围绕实战需求,依托独具警种特色的人才工作室,全方位培育刑事侦查、信息技术、网络安全等各类警务人才。
“烽火台”人才工作室,是具有鲜明网警特色的人才工作室。作为滨江公安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实验室的负责人,网警大队民警虞烽波带领团队对全区电子数据进行深入细致的勘验。近三年间,团队为众多案件的侦破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还积极与浙江警察学院等高校开展交流合作,让基层民警的理论基础更加扎实,感知前沿动向的敏感度更高,也让警院学子更了解基层实战。
今年7月,在省公安厅情报业务技能竞赛中,虞烽波作为杭州区县唯一参赛民警,助力杭州市公安局荣获团体一等奖。
以资深民警为榜样,打造社区警务优服务
深耕细作,以才提能。滨江公安还通过社区警务工作室激活“社区人才强警一池春水”:立足基础警种主防实战需求,创新技战法,为解决社区警务疑难问题提供强有力支撑。
“沈建松基础警务工作室”正式揭牌前,西兴派出所社区民警沈建松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发动社区物业保安、店铺员工、社区居民加入义警队,组建成一支有1200人的“奥体义警队”,义警队伍中先后5人被评为杭州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他总结的快递业“三看一问”工作法,被作为教案在全市推广。
这些年,沈建松用扎实且丰富的基层实战经验赢得多个称号,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记三等功9次,被评为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杭州市金牌反诈宣讲师……在沈建松看来,只有下足“绣花针”功夫,才能深耕社区警务,“针脚”越细,品质越高。
今年的七夕节当天,辖区正举办许嵩演唱会。沈建松基础警务工作室的警力通过前期沟通后,联动辖区无人机表演企业,在“大莲花”上空利用无人机开展反诈宣传。拍摄制作的相关反诈短视频全网播放量近600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