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海,DJ乐队、风味小吃、迷你游乐园、移动戏水池……在这个刚刚过去的8月末,“惊现”于高铁新城的花海嘉年华持续引燃虞城夏夜。“人气远超我们预期,就是最后一晚下雨,也不断有人打伞过来。”作为幕后“操盘手”,上虞区建设局下属园林市政集团负责人徐军烽介绍,活动连续5晚,总体接待超3万人次,前后共吸引70余家商户入场,营收超46万元,让各方都尝到了甜头。
记者了解到,人气爆棚的花海嘉年华所在地,其实是一块收储地。“花海引流发酵,再组合搭配各类游乐设施和音乐轰趴氛围,形成一个全家欢的夜间消费场景。”对于这一次“无中生有”的嘉年华活动,园林市政集团道出了背后的运营思路和设计。
变闲田为花海,新造城市文旅打卡点
8月中旬,一大片向日葵花海惊艳了不少人的朋友圈。蓝天白云下,金色花海和高楼大厦同框,让人向往又好奇。一打听,这片花海居然就在城区,位于高铁新城康居路与曙兴路的交叉口。有心的市民则记得,这里曾是今年5月初氧气音乐节的举办地。
园林市政集团下属绿鑫公司负责人介绍,这实际是块收储地,由百官街道委托其打理,过去常规的做法是种上草皮作覆盖,主要为防扬尘防杂草、防止有人进来乱搭建偷倒垃圾等。而这一次,集团打破惯性思维,依托绿鑫公司花草栽植、城市绿化的业务优势,开始新的尝试,“音乐节后,我们翻垦了土地,种上了向日葵,既可以赏花也有收成,一举两得。”
同时,借助通透式的栅栏围挡,储备地块的“绿和美”也与周边环境形成了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之势,也让花海之美一览无余。最初通过摄影爱好者和周边市民的拍摄、分享,一时间,这块突然冒出的“城市花海”在小红书、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得到不断扩散出圈,迅速晋升为一处网红打卡点。
从8月17日起,花海正式开放。记者看到,花海中特别辟出了多条小路过道,方便市民游客深入花间,与花合影,增加体验感。
据了解,按照“低成本、易养护、视觉美”的原则,除了夏季的向日葵,接下来这里还会考虑栽种其他季节性经济型作物,持续保持绿美效果。
引流量为留量,就势营造夜间消费新场景
花海打卡,如何避免挥挥衣袖,除了美照,不带走一片云彩?“我们提前集思广益,尤其注重吸收年轻人的想法,策划稿前后改了七八版。”徐军烽说,流量时代,运营思路也得跟着变一变,最终敲定,以花海为媒,生发演绎成一个更丰富的消费游乐场景,让全家老少都进来,留下来,一起乐。
在现场,记者看到,台上乐队开唱、DJ助阵,台下则像搬来了一个缩小版游乐场,市民游客扶老携幼,打水仗、坐海盗船、开小火车、逛吃美食、漫步花海,其乐融融。“热闹,有吃有玩,户外空间大空气也好。”市民朱嘉嘉说,白天热又在上班,花海尽管近在咫尺,也没机会好好看看,刚好夜里凉快,也有时间,带孩子老人出来走走逛逛,感觉挺好。
显然,这场全家欢式的花海嘉年华是有备而来。记者了解到,首先,在土地翻垦、花草播种时,这块收储地就被因地制宜一分为二——一边花海,一边草坪。其中空旷的草坪即作为日后活动之用。
自花海受到大量拍照打卡晒图后,他们在各种平台就此设置话题,加之本地新媒体平台宣传扩散,提前一周预告嘉年华活动,引得不断有人慕名前来。而为减少市民游客的后顾之忧,水电照明,场地平整,移动厕所,戏水后的冲洗间以及现场秩序维护等,也都被一一保障到位。“5晚下来,没有收到一起投诉。”徐军烽说。
大量涌入的人流也点燃了实实在在的消费活力。据了解,自活动第一晚后,就不断有商户申请加入,进而还带动了周边商家的生意。“就是工作日晚上,我们的翻桌率也明显提高。”附近的衢说江鲜饭店负责人甚至主动跑来,希望为嘉年华活动提供奖品,以感谢花海近段时间来的引流之功。据了解,整场活动下来,像这样赞助奖品的商家多达17家。
属于夏天的向日葵花海即将落幕,我们还能期待下一场吗?“不断丰富、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一套可移动可复制的运营经验,让多方共赢。”徐军烽告诉记者,活动结束后,他们正在加紧复盘总结,希望依托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做好做深花海+文章,持续营造足不出城的文旅消费新场景,让市民有乐子、商家有钱赚,为城市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