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和“快”是“民声一键办”机制带给群众最直观的感受。日前,嘉兴市法院、市委社工部、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五部门联合“官宣”,出台加强“民声一键办”与共享法庭高效联动对接机制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破解群众“调解难、起诉繁”等问题,该机制为全省首创。
2023年,嘉兴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理念,创造性推进“民声一键办”机制,打造12345、110和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平台三方高效联动、多方力量协同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今年以来,嘉兴公安充分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优势,推出了“民声一键办”网络版、涉外版,以及与共享法庭高效联动对接机制,升级打造嘉兴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名片”“金名片”。
做盘活基层的纽带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民声一键办”是否真正融入镇(街道)治理体系当中至关重要,它能成为盘活基层治理的纽带。
6月29日,嘉善干窑“民声一键办”接到群众反映称,工业园区某企业通过外地中介招录大量工人,因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与招工时宣传不符,导致不少工人无法完成入职,也没钱购票回家,流散在社会上极易引发风险。综合信息指挥室同步指令民声服务队、派出所、综合执法、人社等部门共同处置。在专职副主任组织协调下,涉事中介被拉入黑名单,涉事企业被约谈,多名务工人员要回押金和务工费。
嘉善干窑作为“民声一键办”全市试点乡镇,将“民声一键办”融入“141”体系,以综合信息指挥室为龙头,综合执法队和民声服务队两支队伍为基石,通过“一室引领两队”,让这项机制跑得更加顺畅高效,以基层治理变革推动民声一键办的做深做实。
接到“民声一键办”处置指令后,综合信息指挥室对事件进行初步判断,同步指令职能部门、执法部门、属地村社(网格员、网格辅警)前往现场配合处置。公安赋能岗开展综合研判,并实时反馈处置小组。干窑还探索建立起一本警网通用的网格数字台账,变“等事上门”为“主动找事”,实现未诉先办。比如,依托企业微信搭建起面向群众的政务网格服务体系,居民有事时第一时间就能找到网格员,减少一些非必要的报警。同时,依托公安警源场景化治理上的先发优势,通过企业集宿区、在建工地等小场景治理,规范“机制+硬件”的方式,将隐患处置在前,打通基层治理堵点。
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再到无诉自办,是基层治理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对应的是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基层治理发展路径,这也是“民声一键办”工作机制的深化和迭代的一个缩影。
与“共享法庭”高效联动
为调解“加速”为审判“减负”
“想不到能那么轻松地解决问题,省了打官司的大动静,真是太好了!”在民声服务队、法官的共同努力下,当场就完成了司法确认程序,一起因合同签订不严谨引发的纠纷得到了圆满的化解,双方公司的负责人不约而同竖起大拇指。
原来在7月29日,秀洲区油车港民声服务队接到110推送的一起合同纠纷事项。队员到场后经了解是两家广告公司在承揽业务的利润分配上存在分歧。“专业问题交给专业法官”,随即指令民声服务队的庭务主任助理在“共享法庭”平台中预约了属地法庭的法官,现场处置的队员也与双方当事人约定好了调解时间。得益于系统互通、数据共享的优势,法官通过“网上办案平台”很方便就查询到了民声服务队反馈的基本信息、现场处置的音视频以及合同照片,提前做好了调解的充分准备。双方如约到了油车港民声服务队调解室,并通过“共享法庭”与法官视频连线。在法官的建议下,一方公司继续完成合同业务,另一方公司分期支付剩余款项8万元。在庭务主任助理的建议下,双方还申请了司法确认。
既为调解纠纷“加速”,又为审判“减负”,何乐而不为?前期民声服务队在工作中发现,调解事项和群众打官司的事项有百分之六七十的重合率。强化现场调解、诉前调解衔接,充分发挥“民声一键办”与法院在纠纷调处领域的各自优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为实现数据双向互通互调,嘉兴贯通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平台与法院“网上办案”;为让调解更具权威性,法院赋予民声服务队队员“庭务主任助理”身份,可直接参与庭前调解等工作;为提高处置质效,建立“民声调解+司法确认”的衔接联动机制,对于民声服务队制作的书面调解协议,由属地法庭进行司法确认,使调解协议具备申请强制执行的效力。目前,嘉兴已通过“共享法庭”协同处理涉诉纠纷259起,化解率达98.7%,“司法确认”书面调解协议25份。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网上网下全量感知社情民意
“人民群众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网络成为群众发声的重要阵地,网络版‘民声一键办’能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嘉兴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民声一键办”内涵的不断深化、外延的不断突破,归根到底是让群众的声音被听见,让群众的事情办妥当。
以大数据赋能,嘉兴在南湖区开展试点,推进“民声一键办”网络版建设,把网情民意纳入“民声一键办”处置体系,贯通多方平台,全量感知社情民意,即时分类推送民声服务队开展处置,形成网上网下协同互动、网络“民声”高效回应的工作新格局。运行以来,已处置各类网络“民声”事项1500余件。
“民声一键办”是一项机制,核心是一支队伍。嘉兴持续推进民声服务队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推动人民调解员、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等“一员两师”专业资质认证。目前,嘉兴已经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专职化队伍全市域覆盖、标识服装等“六统一”,全市每组最小处置单元中人民调解员资质覆盖率达69.4%,居全省第一。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如今,部门间的联动更默契,治理的空间和场景也越来越丰富,网络版“民声一键办”“共享法庭”等不断延伸,“民声一键办”已成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抓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