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两部电视剧,一是《白色城堡》,二是《问心》。两部剧都没有看完,但我的心已不能平静。
我已近耄耋,电视剧看完了可能还没有记住主人公的名字。但我是非分明,看到好医生奋不顾身救人会流泪,看见不顾病人死活而明哲保身的医生,也会破口大骂。
王扬鸣、林逸两位好医生明知会违章或违犯程序或没有百分百把握时,毅然决然为已面临死亡的病人做手术,救人之后还真被追责。
我就在想,这种医生就是见义勇为之人,为什么不可以设立“医生”见义勇为奖呢?设立了这个奖项,就会有奖励标准,有了标准就可以避免见义勇为的好医生被追责,就可以减少更多的人在无奈中死去。
现实中,王阳鸣、林逸这种救人现象会有但不会很多。医生一般不需担心违反程序、违章和被追责与索赔的问题。但在病者求医过程中,医生的责任心的强与弱,医术的好与差,对于病人来说却可以直接决定治疗结果、治疗费用甚至于死与活。
我是个多病多灾的老人,看到电视剧里的镜头,我会立马想起自己漫漫的求医问药经历。
有一年,我左手小臂及手掌肌肉快速萎缩,四川省人民医院会诊之后,神经外科诊断颈椎问题劝我转科并立即手术。
神经内科主任却犹豫不决迟迟不给我转科。他反复对我说:“急不得,不要考虑住院时间长短,不要怕多做检查,只有准确诊断,才能实施正确治疗。”
过了几天,他找来一位叫王尧的手神经专家,在我左手肘关节处轻轻叩了几下。问:“麻吗?”我说:“麻。”他说:“小毛病。”次日王尧给我做了肘管神经松解术,几天后出院,数月后恢复再没有复发。
无独有偶,家乡有位同龄人,患上与我症状一样之毛病。他在另一医院在颈椎部位开了一刀,其结果花了一大笔钱之后,小手臂与手掌肌肉继续萎缩,直萎缩至只剩皮包着骨头,吓得我不敢再看他的手。他的病因不一定与我相同,但是从结果看,他是白白地挨了一刀。
2009年3月,浙大一院的蔡松良主任为我做了肾癌部切。防止复发治疗时,蔡主任让我超常规2倍以上剂量注射干扰素。
治疗期间我因其他疾病住进另外医院,刚巧遇到要用干扰素治疗的日子。其他医院的医生认为这种非常规的疗法会带来治疗风险,拒绝给我配干扰素。
我把此情况告诉蔡主任,他仍让我这样治疗,术后至今没有复发。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这种治疗方法起了效果,但与我同时期患肾癌的人一个个都告别了人世,而我还幸运地活在当下。
去年,我治疗另一种癌症复发时脑梗了,浙大一院肿瘤4科的医生与护士10分钟时间内完成了诊断并开始治疗。我以为从此会卧床过完余生,谁知没留下一点后遗症。我见过许多中风后的人,相比之下,我是多么幸运。
今年3月,在人满已为患的浙大一院庆春抢救室里,有医生认为我是肿瘤内科老病人,未完善检查就劝我老伴去找肿瘤4科,让他们把我收进。还有医生在D-二聚体只略高情况下,还要我做几天前才做过的肺动脉CTA,我隐约感知我当时最紧要的是心脏有问题。
一位我至今仍然不知道名字的主任医生来查房了,接着在对全体医生训话时说:“病人半夜三更乘救护车来,并非空穴来风,为什么尚未查明病因,就着急转科,D-二聚体指标只略高为什么还要做肺动脉CTA?”
接着要我做了心脏CTA,证实心脏血管又重度堵塞。我便被转入心内科,在疏通两个老支架的同时,又增放了两个心脏支架。
毛病多多的我,不可能治好所有疾病,但起码目前心脏的问题已经解决,为治疗其他疾病提供了最关键的保证。
灾病也确实接二连三的欺负着我这老头,紧接着的4月,我又因胸闷气短,救护车呜嘎呜嘎地把我送进了医院抢救室。
进院就确诊为肺泡破裂造成的气胸,理应由呼吸科治疗。呼吸科人满为患,一时没有生命危险的我被送回了肿瘤4科。
严重的气胸必插管引流,插管引流该外科医生负责,插管前还要先停服抗凝药。
负责任的肿瘤4科主任组织了多学科会诊。会诊确定了我身体之所有毛病,明确当务之急是治疗气胸。但心内科说不可停止抗凝治疗,否则又会发生心梗。不暂停服用抗凝药,外科不敢行胸腔置管引流术。一个起码副主任以上级别的医生,来床边会诊,无论我怎样说就是不愿冒出血不止的风险。
保守治疗近半月,氧饱和在吸氧条件下仍只有80多。最终肿瘤4科好医生单建珍主任用绕弯弯的办法妥妥解决了这样难那样也难的问题。
单建珍把我转入了能独立有效治疗气胸的杭州市第二医院呼吸科。主治的阮肇扬副主任在凝血指标正常并且不停服抗凝药情况下,冒着会出血止不住的风险请胸外科实施了置管引流术。胸闷窒息感立马消失,二十天后气胸治愈。
在漫长的求医问药过程中,我是幸运的,这并不是我命好,而是我遇见了文中所述的类似电视剧中王扬鸣、林逸的诸多好医生。如果没有众多好医生,我可能早已不在人世。
一边想到自己的幸运,一边也想到一些骇人听闻的医闹事件,总认为作为病人,也应该有病德。为了病人自己和病人这个弱势整体,病人也应该自觉地为好医生助力。
大凡好医生都把治好病人作为最大的幸福与快乐,医生们治愈或者是使我们的疾病有所好转时,病人应该感恩。说几句感激与感谢的话,不仅仅是礼貌的要求,而且也是良心所必须。我何以常写与治病有关的文章?因为好医生值得表扬,也因为好医生也需要鼓励。
世界上的疾病假如都能被医生治好,医生就是神仙了。医生也是人,当我们得了难治的或者是治不了的病时,我们只可以责怪自己,而不能责怪医生,更不能把不幸当作怨恨迁怒于医生。
医生也与普通人一样,不可能十全十美。
《问心》中的林逸,救人之心切,医人之术精,但是他的嘴硬邦邦的,说话经常会得罪人。遇见这样的医生你已经是万分有幸,当他说话硬邦邦时,我们还要像剧中的大富豪晏总那样斤斤计较、甚至于耍大牌吗?晏总的结果是差点害了自己。但是当林逸最终救了他时,却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
现实生活中好医生名气大,名气越大病人越多,工作越忙。半天门诊要看几十个号,病房里一天要处理好多事情。他们常忙得不可开交,常忙得直不起腰,故而有时会说出些较重的话或者有不耐烦的表现,作为病人此时也应该谅解和体贴,而不是计较。
《白色城堡》中的王阳鸣,他的心只在病人以及砧研医术之上。为了救活病人他一次次奋不顾身,不怕被开除,不怕被索赔。但是他也出过事故,而且为此愧疚了很长时间。这样的医生,作为病人也应给予信任与肯定。假如遇见这样的人,也是你的幸运。这样的医生出问题的机率很少,假如真的发生,作为有情义的病人也只能依规依序解决,而绝不可以蛮来。
医生看病治病受许多病人不知道的因素的约束,这些约束有时也会给病者带来不利。这种状况出现时,病者也应该理解。
医生与病人相辅相成,好病人能催生出更多的好医生,好医生能治更多更难的病人。但愿医患和谐,共上人类健康新台阶。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杭州老金
晚潮栏目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