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下午,一场以“社会责任”为主题的专题交流会在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举行。会上,黄龙体育中心主任沈斌发布《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这是全国首份参与评级的体育场馆运营单位社会责任报告。该报告从政治、经济、公众和员工四个方面阐述了黄龙体育中心在2023年的社会责任履责表现,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专家委员会”评定为“四星半”。
交流会现场,黄龙体育中心供图
翻阅这份报告,记者发现,为推动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黄龙体育中心秉持“人民场馆为人民”的宗旨,过去一年坚持“边办亚运边开放”,全年累计接待全民健身群众297.11万人次,并开展了系列创新举措,如改造“金角银边”、发放体育消费券、推出自助淋浴房、编制发布全国首个《公共体育场馆应急救护管理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建成运行首个国家级公共体育场馆“红十字示范救护站”等,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满足群众需求。
“为进一步缓解百姓健身供需矛盾,我们加大了对场馆边角空间的开发利用。”沈斌说,比如,打造了面积约为270平方米的钢制极限区,为滑板、轮滑爱好者提供运动平台。又比如,在老年体育活动中心新增3片壁球场地,优化新增6片乒乓球场地,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多运动场地,等等。
杭州亚运会期间,黄龙体育中心完成了足球、体操等六个项目的比赛任务,还积极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障人士提供更便利的观赛体验。同时,黄龙体育中心积极推动节能降耗和资源能源优化工作,代表所有亚运场馆参与绿色电力交易工作,共计交易使用绿电电量3.87亿度,减排二氧化碳20.28万吨,实现了场馆100%绿色电力全覆盖。
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后亚运时代,黄龙体育中心也正致力于为体育场馆从“竞赛场”转变为普通人的“运动场”提供更多经验。
一年来,黄龙积极探索最大限度发挥亚运场馆的作用,并广泛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让越来越多人走进亚运同款场馆运动健身,助力惠民开放进入2.0版。同时,还探索出了一条将“流量”转化为“留量”,与城市文旅消费共行的道路。赛事演出方面,中心全年举办2023世界女子排球俱乐部锦标赛、五月天演唱会等大型赛事演出10场,累计接待观众17.35万人次;业态招商方面,中心围绕“以体为主”的原则,全年新引进商户5家,持续丰富黄龙场馆商业布局。多措并举下,黄龙体育中心乘着亚运东风,实现2023年全年经营性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20.74%。
省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黄龙体育中心是浙江省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将通过抓好顶层设计、做好“黄龙+”文章等举措,进一步打造多元发展的体育综合体,持续强化社会责任能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交流会现场,黄龙体育中心供图
会上,管晨辰等多位特邀嘉宾还围绕黄龙体育中心的社会责任实践进行了发言和交流。他们表示,大型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不断被研究的课题,黄龙的实践经验告诉大家,要通过构建多层次赛事矩阵、坚持惠民开放、培育专业化人才团队等,进一步提高场馆综合利用水平,激发场馆活力。
现场,黄龙体育中心还为“黄龙体育中心社会体育文化宣传员”和“黄龙体育中心公益宣传形象大使”颁发聘书,以进一步激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黄龙体育中心的社会责任实践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