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文化中心“周岁” 《富春山居图》真迹再展

潮新闻 实习生 张铭 记者 陆遥2024-08-29 11:24全网传播量51.1万
00:00
00:00

之江文化中心过周岁生日啦!8月29日,之江文化中心四馆——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浙江文学馆和公共服务中心,都精心准备了一系列活动,与观众们一起庆祝开馆一周年的重要时刻。

陈水华馆长为观众送上礼物。张铭 摄

一大早,距离开馆还有一刻钟,省博物馆大门口就已经排起了长队。馆长陈水华早早就守在了这里,等待迎接开馆一周年的001号观众。今年74岁的郭先明幸运地成了今天的首位观众,一走进馆内,立刻受到了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陈水华热情地为他献上一束鲜花,并亲自赠送了博物馆文创产品,一幅《富春山居图》的复制作品。

“我是第一次来之江馆,没想到今天有这样的惊喜!太幸运了,一会儿我要好好逛逛。”郭先明脸上洋溢着笑容,准备开启这一天的之江馆之旅。

简单而温馨的欢迎仪式拉开了今日的序幕,陈水华馆长选择《富春山居图》衍生文创作为礼物,正是因为《富春山居图》真迹从今天起,将在浙博之江馆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展出。展厅内早早就有慕名而来的观众,围着真迹图细细观赏。

开馆至今,《富春山居图》真迹仅展出三次,平时则是在同一位置展出复制品。今天现场,不乏每次展出必到场的忠实观众,童女士就是其中一位。“我来看过很多次了,知道开馆一周年又特意来参观,这样能亲眼欣赏的机会特别珍贵,谢谢浙博!”

除了本地的观众,还有外省的观众特意改签了高铁也要一睹《富春山居图》的真容。“我昨天刚来之江馆看过复制品,本来今天就要走了,但是这样的机会我不想错过。”另一位观众向记者展示了她前一日拍下的照片,与今天的真迹进行对比,“你看,真迹火烧的痕迹更加明显,纸张的比例也有细微的不同。真迹总是更加震撼!”这样的传世之作,自有引人入胜境的魅力。透过画卷,观者仿若能穿越时空,回归古时江南山水之间,细品文人雅士的雅兴与情怀。

观众对比真迹和复制品。张铭 摄

如果说博物馆是文化的殿堂,非遗馆所讲的就是“人间烟火”。

一走进省非遗馆的基本陈列厅,首先被一阵叮叮当当的声响吸引,原来是孩子们在体验锡雕。小朋友们有模有样地拿着小锤敲打着锡片,工艺师站在一边,耐心地讲解如何掌握力度,如何在锡片上刻画出美丽的花纹和图案。不远处,还有竹编、木板水印等体验活动,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可以说,非遗馆将“互动”做到了极致。

此外,省非遗馆推出的“人间瓷话——走进浙江陶瓷世界”“盛世江南——传统工艺创新作品展”等多个新展也很有人气。拿“人间瓷话”来说,展厅内既有“极目高远”“古艺新辉”这样聚焦非遗传承人以及新生代陶瓷艺术家作品的展陈区,也有“众里寻她”这样能让观众实际体验制瓷乐趣的互动区,有趣有料,诚意满满。在杭州工作的邹女士是之江文化中心的常客,昨天在公众号上得知今天的新展,她特意赶早来参观,“看到了很多漂亮的瓷器,大饱眼福!”

下午,省图书馆“巧剪妙裁——千年纸艺中观百年浙图”展览也吸引了许多观众参与体验。“剪纸是用工具‘刀’和动作‘剪’在纸上进行的镂空艺术。”浙江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沈雷也来到现场指导孩子们剪纸。一人一把剪刀,一张剪纸,观众们有的剪出了精美的花卉草植图案,有的制作了充满寓意的吉祥物,还有的将浙图的标志性元素融入其中,创意满满。

观众们体验剪纸。张铭 摄

在和观众的不断对话中,记者听到最多的词是“谢谢”。“谢谢浙博!”“谢谢非遗馆!”在这些感谢的背后,是对之江文化中心一年来努力的认可。对于年轻的之江文化中心而言, 一年只是一个起点。未来,在这片充满活力的文化沃土上,之江文化中心将不断优化、创新,继续以更加丰富的活动、更具创意的展览,为公众带来文化享受和艺术熏陶,谱写更多令人期待的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3)
沿浦镇初级中学陈建英 · 2024-08-30 06:21 · 浙江温州回复
之江文化中心“周岁” 《富春山居图》真迹再展
潮客_wz2p4g · 2024-08-30 02:04 · 浙江温州回复1
北有《清明上河图》,南有《富春山居图》; 两大国家级镇宝,世人感慨我民族!
潮客_wdnxbo · 2024-08-29 23:03 · 浙江丽水回复
富春山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