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近350名专家学者在安吉余村共话“新质生产力与绿色低碳教育”

潮新闻 通讯员 宋珂2024-08-29 01:19全网传播量3001

8月26至28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年会暨“新质生产力与绿色低碳教育”学术活动在浙江安吉余村举行。

本次大会由浙江科技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联合主办,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承办,来自全国17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350名专家学者参加。

活动现场 浙江科技大学供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刘世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贺克斌,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朱利中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葛道凯,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王夏晖,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等出席会议。浙江科技大学校长陈建孟、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谢斌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清华大学温宗国教授主持开幕式。

在主旨报告环节,刘世锦作题为“稳定预期和信心,以改革创新加快绿色转型”的报告;朱利中作题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与安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报告;南京大学黄辉教授代表中国工程院任洪强院士作了题为“AI赋能水处理科技与产业链全景拓新的思考”的报告;王夏晖作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场景——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报告;张永生作题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生态文明学科建设”的报告。与会专家围绕双碳目标、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等展开交流。

活动海报 浙江科技大学供图

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全国各高校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生态环保的良好习惯,学习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美丽中国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本次会议设立了绿色低碳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生态文明国际交流与传播研讨会、新质生产力与美丽中国建设研讨会等3个专题学术活动,共有40余位代表围绕“新质生产力与绿色低碳教育”主题进行发言,交流各自学校的思考与探索。

此次会议上,浙江科技大学与会代表分享了浙江科技大学在绿色低碳育人中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浙江科技大学发挥学校安吉校区地域优势,围绕“育低碳新人、创绿色校园”主题,大力推进绿色低碳教育,在情境化、项目化、标准化、国际化四个方面进行一系列探索与实践:推进“两山”理念下的生态文明思想与绿色低碳育人相融合,多角度持续搭建低碳育人情境,推进情境化育人;发挥“以赛促教”模式优势,推进绿色低碳项目化育人。该校学生参加绿色低碳相关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的覆盖率超过80%,学校联合发起并举办三届全国大学生低碳循环科技创新大赛,每年吸引全国200多所高校万余名师生参赛;学校还将绿色低碳理念全面融入“三全育人”,边实践边总结,形成标准体系。牵头编制的《高等学校绿色低碳教育基础术语》等5个全国团体标准已经发布或获批立项,充分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推进绿色低碳标准化育人;此外,浙江科技大学发挥国际合作办学优势,推进绿色低碳国际化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