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使用量日渐增长,其安全问题也备受社会关注。为做好基层治理工作,更好服务广大群众,义乌市稠江街道积极作为,全面推进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并新增多处充电桩缓解充电紧张。这一举措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还提升了社区居住品质,获得居民广泛好评。
永祥社区通过“两问大家访”“网格走访”等方式,了解到充电桩逐渐供不应求的态势。为此,永祥社区迅速响应,与小区物业公司和业委会多次商谈,并深入网格开展巡查走访工作,确保新增充电桩的布局能最大化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目前,永祥社区新增580个充电桩已全部顺利投用,工作人员还特别绘制了 充电桩地图,通过微信群等线上渠道宣传点位信息,方便居民就近使用。
为了提升电瓶车在夜间及低能见度天气下的可见性,楼下社区与兴业社区发起了为电瓶车免费粘贴反光贴的活动。网格员们不辞辛劳,深入辖区各个车辆集中停放区域,为电瓶车的车头、车尾等关键部位贴上反光贴。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反光贴的重要性,普及交通安全法规,有效提升了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黎明社区主动出击,针对夏季高温天气下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隐患的情况,全面开展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底数及车用蓄电池使用年限摸排工作,宣传电动车消防安全知识,指导居民正确充电、使用电动车,有效预防因违规充电引发的火灾等安全事故。
西江社区通过走访入户,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等方法,积极与物业公司沟通协作,对现有乱停乱放车辆、“僵尸车”进行了清理,并邀请上级领导、第三方充电桩安装公司进行实地勘察规划,在辖区内安装了690个非机动车充电桩位,既合理利用了资源,又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居民的充电难问题。
松门里社区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对准备安装充电桩的小区进行全面摸排,并与居民耐心沟通,消除大家对安装充电桩的困惑和疑虑,积极架起“社区—充电桩公司—小区”之间的沟通桥梁,积极运作推进小区充电桩项目快速落地。截至目前共安装智能充电桩20余个,后续还将利用空闲空间继续加装充电桩,从源头缓解居民“充电难”问题。
稠江街道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为创建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贡献了力量。下一步,稠江街道将继续深化“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优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努力构建更加和谐、宜居、安全的社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