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孩子学习有困难?家长同款烦恼,这个门诊有办法

    潮新闻 记者 杨茜 通讯员 李彬 刘琪2024-08-26 03:50全网传播量5.2万
    00:00
    00:00

    暑假余额不足,有多少孩子正在紧锣密鼓地补作业,又有多少孩子就是看不进书?

    今年被高温霸屏的假期,有家长索性选择让孩子宅家避暑,顺便解决一下“历史遗留问题”。

    “这孩子学习上拖拖拉拉,这边摸摸,那边摆摆,就是不干正经事,静不下心来。”

    “我家孩子老师都夸他聪明,上课也非常认真,但就是一碰到考试就是很糟糕,也不知道有没有学进去。”

    “我家儿子明明才二年级,感觉就进入了叛逆期,一身‘反骨’,就是跟我们对着干。”

    ……

    面对着这些让家长头疼的问题,杭州不少医院创新性地开出了“学习困难门诊”,为那些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没兴趣、学业表现不理想、人际交往困难等孩子提供解决方案,帮助他们适应学校的节奏。开诊以来,深受家长们的关注,门诊量异常火爆。

    我们走进“学习困难门诊”,看看这些面临学习困难的孩子到底有多难?背后又是什么原因在作祟?

    学习时间增加成绩却下滑

    营养补充和中医改善认知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集结了临床心理科、针灸推拿科、营养科等多学科专家,为孩子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医院供图

    文文(化名)是一名初一学生,原本成绩在班中名列前茅,上学期开始出现明显的成绩下滑,人也变得懒散,原本1个小时的作业要3小时才能完成,并且错误率较高。成绩的下滑使得文文的父母感到焦虑。父亲认为孩子是因为贪玩手机导致的,只要跟他沟通孩子就发脾气、捶胸、摔东西,甚至撞墙。

    经专家团队详细问诊后,发现文文并没有讨厌学习,但伴有明显的情绪低落,不开心,烦躁,以及睡眠质量差、胃口差。面对文文的健康问题,专家们讨论分析后,建议先完善相关检查。检查后发现文文有注意力缺陷,以及维生素D缺乏、铁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营养不良,贫血等问题。

    “维生素D是一种类固醇激素,有助于突触可塑性、神经保护和多巴胺能系统的生理功能,以及神经回路的连接,对大脑的健康发育及功能至关重要。此外,维生素D缺乏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的危险因素,对维生素D缺乏的儿童青少年补充维生素制剂有助于其症状改善。”所以,在治疗中,临床心理科副主任高力舒增加了维生素D的补充。

    无独有偶。高二的畅畅(化名)总是一个人坐着自言自语,常常面无表情、肢体僵硬、反应慢,并且面对写作业总是感到十分烦躁的样子。注意力不集中,一页作业愣是大半天也做不完。而且喜欢一边做作业一边啃指甲,十个手指全都咬烂。畅畅说自己总会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经常感到不开心,啃指甲能让他感觉心里舒服一点。

    经过各种评估,专家给出的诊断是中度抑郁障碍伴强迫症。在治疗的过程中,专家采用了药物联合揿针治疗,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五脏六腑功能,平衡阴阳以改善青少年儿童多种问题。

    “所有的异常表现都是有原因的,所以我们会根据孩子的病情特点,提供个性化、综合性、多学科的治疗模式,评估孩子的情绪、行为和认知功能,同时可提供专业的指导,改善认知功能和整体健康。”高力舒说。

    学习困难需要追根溯源

    借助外力多渠道干预

    今年,浙大精中(杭州七院)同样开出了“学习困难门诊”,更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一类有着共同问题的孩子。

    在目前的医学背景下,并没有“学习困难”这一诊断。儿童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巫江丽介绍,出现“学习困难”的孩子一般与两大因素有关:一种是和神经系统发育有关,比如慢性神经发育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特定的学习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自闭症ASD)、智力障碍、抽动障碍等。另一种是存在一些精神情绪和行为异常,包括情绪情感障碍(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及其他重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学习动力问题、家庭环境问题、网络成瘾等。

    “其实我们并不能单单从记忆力注意力差、学习成绩下滑、人际关系紧张、脾气暴躁等这些因素去评估一个孩子是否有学习困难。”巫江丽说,评估是一整套复杂的流程,在标准化诊疗流程的基础上辅以行为训练、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各类心理治疗等,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心理治疗包括个人、家庭、团体等多方面,运用沙盘、绘画、音乐、游戏等工具,以及专业的沟通达到有效的认知调整,确保心理分析与心理治疗的综合效果,以缓解焦虑、抑郁、强迫、冲动、人际交往困难等情绪心理问题,改善学业问题、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等。

    巫江丽坦言,很多家长会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所以他们常常借助外力。比如感觉统合训练、脑电生物训练、计算机认知行为矫正、听觉统合训练、经颅磁刺激治疗等,不仅能提高注意力水平,也能减少吃药带来的心理负担,同时部分训练还能改善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焦虑等等症状,加速康复。“我们还开设了‘助学团体课’,有家长团体课,也有孩子的团体课及‘专注力训练营’等,多管齐下,利于家长针对孩子情绪、学习等问题与孩子本人及学校等进行有效的沟通。”

    调整作息和饮食

    孩子家长都要进入上学状态

    前几天,“要开学了要开学了要开学了”成为热搜词,毕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可是这个词条也让即将结束假期的青少年处在了一种“应激反应”中。

    放飞了一整个暑假,孩子们该如何以最优的状态回归校园呢?

    浙大精中(杭州七院)青少年早期干预专家建议,从当下开始调整孩子的作息和饮食。

    首先是让孩子的生物钟逐渐前移,以免开学后不适应。家长应在开学前一到两周制定合理的日程,逐步将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到学校的正常节奏。这意味着要确保他们早睡早起,维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可以通过晨练、打球等方式,帮助孩子在身体上适应这种转变,保证开学时有充沛的精力。

    另外,家长可以增加和孩子的交流,进行感兴趣的话题讨论或者是心情分享,通过轻松愉快的对话,家长不仅能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也能激发他们对新学期的期待。推荐在早晨打打球或散步,以促进亲子关系,同时也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开学氛围。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就是制订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传达了学习的重要性,也能让孩子在计划中看到自己的成长与努力。”

    通常这个时候,家长要开始引导孩子逐步减少对电视、手机的依赖,将注意力转移到复习上,做到温故知新。“我会建议孩子花些时间回顾旧知识,并开始预习新课程,保持学习的连贯性。”

    “孩子要上学了,家长也需要进入‘上学’状态。一个家,如果爸爸在玩游戏,妈妈在追剧,你让孩子一个人去好好学习,是没有说服力的。”王奕權建议家长也适当放下手里的工作和休闲,多和孩子一起,在家营造学习氛围。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健康读本丨浙江首家重离子中心启动在即,肿瘤精准治疗迎来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