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读端丨浙江山区26县→山区23县 刘亭:为山区26县动态“减员”叫好

    潮新闻 编辑 王彬 王驭时2024-08-22 08:31全网传播量1.4万
    00:00
    00:00

    【编者按】

    从新闻到见解,字里行间读懂社会万象。

    有思想有观点,智慧碰撞把握时代脉搏。

    让我们一起《读端》,一起“潮”。

    本期嘉宾是研究员、浙江省政府咨询委特邀专家刘亭

    (Δ视频由AI共同创作)

    浙江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山区26县”减员了。

    8月21日,潮新闻从全省山海协作工程暨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获悉,浙江正式建立了山区海岛县分类动态调整机制,温州市平阳县、衢州市柯城区、丽水市莲都区被调出山区26县。

    20多年以来,浙江启动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等举措助力山区县发展,尤其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以来,浙江为山区县量身定制“一县一策”,做强做优“一县一业”,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使其驶入发展快车道。

    三年多后,山区26县终于迎来了新的节点。

    详情点击>>

    涌金楼丨浙江山区26县→山区23县

    研究员、浙江省政府咨询委特邀专家刘亭:

    为山区26县动态“减员”叫好

    欣闻浙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山区26县”减员了——温州市平阳县、衢州市柯城区、丽水市莲都区被调出了所谓“山区26县”的盘子。

    这是件大好事,好就好在有利于后发县区眼睛向内、急起直追,走出一条区域经济独立自主的特色竞争优势提升发展之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省曾先后用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地区、山区(海岛)26县等名头,冠之以我省境内的相对后发县区。当这顶帽子,不再作为这类县区“等靠要”的依据,而是成为上级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扶持对象时,最终检验推进共富成效的一个天然尺度,就是越来越多的后发县区,立足于本地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人文传承的既有优势,同时借助来自于上级和外部“授人以渔”的政策扶持,因地制宜地激活了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开始进入一个内源内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到了这一步,对扶持对象做出动态调整(同时辅之延续三年优惠政策不变),那就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情了。

    同时,它还有利于上级政府集中财力,给予其余后发县区以更有力的帮扶。这种在财政既定的转移支付以外的“动态调整”,顺势应时、因地制宜,打破了过往那种一成不变、少有弹性的基数法管理方式,更好地发挥了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放大了公共政策的绩效,也是推进改革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种可贵探索。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潮新闻《读端》栏目
    相关新闻
    浙江民营经济金名片如何擦得更亮? 刘亭:用科创塑造新动能,走出新路子
    浙江以6%增幅跃上8万亿新台阶 刘亭:“一体两翼” 再创未来
    今天,我们送别宗老 刘亭:一位企业家辞世的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