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石榴花盛开,石榴花开相映红,红船启航新时代,党的光辉暖心怀……”当浙江音乐学院副教授吴涤和杭州同心民族服务中心理事长兰兰共同演绎《之江同心·石榴红》的旋律响起时,“杭州周”活动的序幕徐徐展开。
8月13日至18日,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4 年第三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项目(浙江馆)“杭州周”在北京“蒙藏学校旧址”举行。九曲红梅、蛋雕技艺、剪纸艺术、雕版印刷、创意盘扣、西兴茶点、桔红糕制作……具有杭州特色的众多非遗项目同时亮相,在北京上演了一场“非遗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
国家民委协调推进司、民族团结促进司等相关领导,中央部委和北京各级党政机关,河北、吉林、山东、青海等地民宗干部,以及全国各地游客近4000余人赴馆参观并参与体验活动。
桐庐县畲族彩带非遗传承人正在认真编织,将包括畲族人民在内的少数民族群众对党的深厚感情编织成一条条彩带,献给来此参观体验的各族群众。
畲族彩带非遗传承人正在编织彩带
畲族歌曲献唱现场
当“火出圈”的西湖卖花郎出现在观众面前时,由富阳区选送的越剧《梁祝》和《红楼梦》的优美旋律在体验馆回荡,将人们带入诗雨江南,在盛夏的北京,让前来参观和体验的观众感受到江南水乡的习习清凉,用心灵触摸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与厚重。
西湖卖花郎亮相“杭州周”
卖花郎
越剧演出
越剧表演现场
卖花郎与越剧表演家合影
当游客遇上以糯米粉和豆沙、莲蓉等为原料,外皮柔软细腻、味道香甜、营养丰富的杭州非遗制作项目——“西兴茶点”时,来一杯由西湖区九曲红梅非遗传承人亲自泡上的“五十六个民族团结茶”,其独特的口感和美观的造型为茶道仪式增添了特别的风味,使非遗文化与茶文化有机结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杭州非遗制作项目——“西兴茶点”
如果说越剧和茶道是成年人的追求,那来自萧山区河上镇的非遗小吃——“桔红糕”现场制作点则成了孩子们的最爱。一粒粒色泽晶莹、软糯Q弹的桔红糕,连接起了不同地域人们的味蕾情感,现场观众那满足的表情仿佛在说“这就是幸福的味道”。
“桔红糕”现场制作点
河上桔红糕
参与本次“杭州周”的“余杭纸伞”,是中国纸伞的“八大家族”之一。“余杭纸伞”吸引了来此参观体验的56名各族青少年参与互动,在现场艺术家的指导下,用画笔共同描绘了一把“民族团结伞”,为体验馆刻下了一份厚重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烙印。
各族小朋友同绘一把伞
“杭州周”集实物展品、非遗展演、互动体验于一体,解锁非遗文化的 N 种打开方式,展示各民族共享共有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讲述杭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好故事。西湖卖花郎、石榴红咖啡、雕版拓印均已成为火热的拍照打卡点。
蛋雕技艺
滨江剪纸
富阳雕版印刷
畲族彩带
富阳文创产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