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位于南京大学旁的旧书店。小店凝聚了一段20多年关于书、爱物,关于热爱、坚守的动人故事。
在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48号,有一家名为“学人书店”的旧书店,因为靠近南京大学,也被称为“南大师生的隐藏图书馆”。在学人书店里,你不仅能淘到各种各样的旧书籍,还能淘到五花八门的老物件。在市民看来,它既是书店,又仿佛是一家小型的“私人博物馆”,不仅能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味道,更能感受时代的魅力。
近两年,南京文化旅游热度上升,2023年“学人书店”所在的社区出新改造后,成为了新的网红打卡地,展现出新的活力。书店老板阚炜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最忙时“学人书店”的打烊时间会延长到晚上9点甚至10点。
“学人书店”为了方便游客,还提供快递服务,帮助顾客们将购买的书籍邮寄回家。在炎热的夏天,书店会在门口提供免费矿泉水。同时“学人书店”也扩展了更多元化的业务,除了保持原有的图书销售,还引入了各种老文献制品和欧洲古董,以及中国民俗物品,这些“老文创”都是书店独一无二的文创产品。
经营22年的旧书店
学人书店的历史有22年,它曾搬迁4次,近10年坐落在汉口路上。书店老板阚炜曾是一名老电工,后来转行开书店。
谈到经营书店的原因,阚炜说:“我从小就对书很感兴趣,当年一个朋友开了一家旧书店,我去帮忙,后来发现旧物件和旧书很有意思,它呈现出的历史文化感是不一样的,于是我便开了这家旧书店。”
阚炜刚开始并没有给书店起名字,在一次整理书的时候,发现了一本名为“学人”的学术期刊,“后来想了一想,‘学人’挺不错的,来书店的人都是爱学习的人,就叫学人书店了。”
阚炜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他店里的旧书来源五花八门,有在南京朝天宫“鬼”市淘的,也有到旧书原主人家里买的,还有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里搜罗来的。
回忆起当年淘书的经历,阚炜说:“只要不下雨,我每周末都会出去淘书。”现在,网络的发达以及曾经疫情的影响,阚炜不再到外地淘书,但还会坚持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转转,“只要碰到喜欢的书籍,我都会入手。”
不仅是书店,还是小型“私人博物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看到,现在的学人书店不只是一家旧书店,还是一家小型的“私人博物馆”。里面有很多爷爷奶奶辈玩过的老东西,还有一些国外的小物品。阚炜把这些老物件称为店里的“文创产品”,他把这些文创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纸制品,如连环画、明信片、乐谱;另一类是各种老物件,如文房四宝、留声机、放映机、杯子、碟子、雕塑等。
阚炜说,刚开始,学人书店里并没有文创产品,没有咖啡饮料,只是单纯地卖书,“但随着网络购物的发展,这种经营模式很难维持,有时候一天只卖二三百元。”虽然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经营道路日益艰难,但阚炜逐渐爱上了这个行业,“有什么东西能比这个更有乐趣,怎么能放弃呢?放弃干吗呢?”
当不愿意放弃时,就需要做出改变。为了维持经营,阚炜最开始的改变是拓宽销售模式。在论坛比较流行的时候,阚炜便在论坛上发帖卖书,后来又在专门的旧书网上销售书籍,“如果固守传统书店的运营思路,书店肯定早就倒闭了,只能逼着自己有所创新。”其次是改变书店格局。打破沉闷的格局,将书店二楼重新改造,阚炜说,“我们购置了很多中国和西洋的老物件,拍照也好看,营造一个氛围,引流嘛!”
采访期间,阚炜从意大利淘到的一个托盘到货了,他当着记者的面开心地拆开快递:“我淘到一个东西或者书能高兴很长时间,即使少挣点钱,只要不亏本,我就心满意足了!”阚炜认为,这些产品丰富了书店商品种类,可以给书店带来活力,让书店更有卖点和看点,“我们店里‘文创产品’的唯一性相对来说比较高,只要是喜欢旧物和旧书的顾客来到店里,都能买到他们心仪的东西。”
已成为年轻人热捧的网红打卡点
阚炜说,经过20多年的经营,学人书店逐渐有了知名度,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慕名而来,“有的人是为了找到一本喜爱的书,有的人是为了买喜欢的物件。虽然有的人是来打卡,但多少会买点东西。一二十元就能买到一个老物件,还是挺有意思的。”
经常有南大和南师大的老师来逛一逛,买一些喜欢的书籍。“现在的转型还是比较成功的,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店里。希望我的旧书店能够成为全国辐射面最广的旧书店,让更多人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爱的东西。”阚炜说。
在某点评APP上可以看到,学人书店成了网友来南京旅游的网红打卡点。一位网友说:“经常在老板的微信朋友圈看到心仪的书,都要抢单。太喜欢‘学人’了,有书有情怀,旧书店能屹立不倒,必然有它的力量,希望书籍能带给更多人智慧和思考。”
顾客通过微信联系并加入老板的“朋友圈”,可随时获取书店上新的信息。阚炜计划在小红书等平台上持续宣传,吸引更多潜在顾客。下一步,书店将进行装修和布局优化,以更加雅致的环境和面貌提升顾客到店体验。阚炜还说,希望以后有机会在店里举办“南京文献”展,更好地为南京文化小店发展助力,积极为南京文化旅游经济做贡献。
都说一家书店可以照亮一座城市。“我们‘学人书店’虽然照亮不了城市,但至少可以照亮周边的老师、学生,以及很多和我一样爱书的人。”阚炜说。
【新闻+】
潮新闻·钱江晚报连续四年关注小店生存状态,前三年调研了300多家小店。这个火热的8月,小店调查开启第四季。这一次,潮新闻·钱江晚报联动长三角公益联盟媒体,寻找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各地那些生长值拉满的潮流小店,通过各地“潮流小店”的上新,讲述他们在这个夏天热力值拉满的创业故事(点击这里查看专题)。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潮流小店,欢迎来潮新闻客户端“钱报朋友圈”发帖推荐,发帖记得标注#潮流小店#。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