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31岁的周真珍只是想把撸鸟的快乐从其他地方带回合肥,于是她和几位伙伴一起,在合柴1972开起了一家鸟咖。
让她没想到的是,试营业第一天,许多爱鸟人士就“慕名”而来“撸鸟”。甚至在发出去的帖子下方,还有许多鸟友分享自己的鸟宠“简历”,请求让其到店“打工”。
募集到如此多相同爱好的人,周真珍是开心的,她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想办一个更具特色的鹦鹉展。”
为开“鸟咖”到处问访 各有标签,店内上演“鸟界甄嬛传”
巧克力白的招牌,搭配上亮眼的明黄色门头,在合柴1972创意园里,周真珍的鸟咖店吸引着许多过路人的眼球。而店名更是让人心生好奇,“内有玄鸡?”
“对,也是内有玄机。”周真珍说,店内不卖市面上的新奇文创产品,“只有鹦鹉。”
在正式开店以前,周真珍本是一位生活在北京的博主,在当地体验过“撸鸟”文化后,去年8月,她便也想将这种活动形式带回到合肥来。直至今年7月28日,一家饲养了17只鹦鹉的鸟咖才正式在合柴1972落地。
对于周真珍来说,撸鸟是项活动,而养鸟则是门“学问”。
为了把鸟咖经营好,让到来的市民都能“有好鸟可撸”,过去一年里,周真珍拜访过很多城市鸟拍,以了解鹦鹉的生活习惯;也请教过专攻鹦鹉的医生,以便掌握相关的治疗知识。而更主要的是,周真珍先饲养了两年的鹦鹉,“自己深刻了解了,才知道如何让别人正确撸鸟。”
为了让每只鸟都能彰显出自己的特色,以个性化的形象被顾客所了解,周真珍还给店内的每只鹦鹉定制了一张信息丰富的“卡片”。
“例如这只黄色的和尚鹦鹉是熹贵妃,MBTI为ISTP;这只活泼的虎皮鹦鹉则是流朱,MBTI为ENFP。”按照《甄嬛传》的人物给各个鹦鹉命名,周真珍也期待能帮大家快速了解到鹦鹉的性格,“撸起来会更有亲切感。”
但深层次里,周真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店内的文化氛围,“更乐见大家把它们当作朋友来相处对待。”
爱鸟人士的交流“宝地” 欢乐背后的运营压力
周真珍的鸟咖落地合肥,“炸”出了隐藏在这座城市的鸟友们。试营业当天,店内就有许多鸟友“携鸟前来”碰面。
有人将自家的鸟放到前台后,转身就进到店内,逗起停留在椅子上的玄凤鹦鹉;有人甘愿将自己的鸟贡献成为店内的一员,任由来往的市民上手抚摸。
彼时的店里,仿佛正召开一场“鸟界见面会”,大家任鸟彼此相识;也各自通过鹦鹉这一媒介,交流互通。
“很快乐。”养鸟人小林是第一批客人,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周真珍发出的帖子,当天就拉上自己的鸟友,到店内率先“尝鲜”。
“到了这里,才知道有那么多和我一样的爱鸟人士。”小林一边抚摸着“熹贵妃”的羽毛,一边向肩膀上的“流朱”投喂食物。“希望回去之后,家里的鹦鹉宝贝不会闻到我身上的气味而生气。”小林自我调侃道。
除了热衷养鸟撸鸟的人,现场还有许多好奇前来的市民,虽然对尖嘴生物有所恐惧,但在氛围的影响下,不少人还是尝试伸出自己的手,一捋这些可爱鸟儿颜色明亮的羽毛。
“接受度能有六成。”对于这个数据,周真珍很满意。她说,合肥的鸟友数量,才是超出她期待的部分,“没想到有那么多人,而且还有一款鸟粮出自合肥,很意外。”
周真珍的店铺为众多爱鸟人士提供了释放乐趣的“舞台”,但她自己却常常为高额的成本所困。“大部分鸟咖是开在公寓里面的,而我们则是真正租了一个商铺,精装毛胚房之后,成本要高很多。”
周真珍手头上的“账单”远不止此。除了店铺费用外,饲养鹦鹉的支出同样是花销的“大头”。“每天都要打奶,而且进一只鹦鹉价格就在几千块。”
开店初期,周真珍并不常驻在店内。每周,她都要往返一次合肥与北京。“光是通勤费用就要1000多元。”
推出“周边”产品 未来想办一场鸟类主题的“故事展”
为了让店内更显丰富,同时积极拓展出更多的盈利渠道,周真珍并没有将目光只放在“撸鸟”业务上。
文化的延伸,让周真珍做出了很多周边产品,“例如带有鹦鹉图案的衣服,雕有鹦鹉形状的咖啡和布丁饼干蛋糕。”无处不在的鸟类图案,也愈发彰显了店内的撸鸟气氛。
除此之外,周真珍还在店内腾出了一块陈列黑胶唱片的区域。她说这是为将来的市场做铺垫。
“国内的相关市场很少,我们也想让合肥成为率先走在新文化潮流的一座年轻城市。”周真珍笑道。
一段时间的经营下来,周真珍发现,鸟咖对于她自己甚至许多人来说,都萌生出了一种不同的意义。
她说,这个店铺不仅是鸟的集合,更是故事的集合。“被鸟治愈的事情有很多,大家来到这里,就是因为曾经被鸟治愈过。”
在周真珍的分享里,她所饲养的鹦鹉很“粘人”,无论是刷牙还是外出,都时刻立在周真珍的肩头,“很多时候还会请求‘贴贴’”。这种陪伴疗愈了当时因为家庭问题而产生心理疾病的她。
后来,在周真珍的婚礼上,这只鹦鹉还当上了“花童”,成为她人生中尤为重要的“一份子”。
“有的鸟友为了救治一只鹦鹉,花费三个月时间跨城去救它。”在店内经营的日子里,周真珍也接收到来自他人的“温情时刻”,这催生了她一种新的想法。
“未来想办一个关于鹦鹉的展,收集全国网友关于鸟类的故事。”周真珍的期待里,展会刊出的不仅有鸟宠照片,还会记录下过往所发生的暖心瞬间。
“目前已经在收集的路上了。”周真珍轻唤了一声,店内的一只鹦鹉便落在她的掌心。
【新闻+】
潮新闻·钱江晚报连续四年关注小店生存状态,前三年调研了300多家小店。这个火热的8月,小店调查开启第四季。这一次,潮新闻·钱江晚报联动长三角公益联盟媒体,寻找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各地那些生长值拉满的潮流小店,通过各地“潮流小店”的上新,讲述他们在这个夏天热力值拉满的创业故事(点击这里查看专题)。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潮流小店,欢迎来潮新闻客户端“钱报朋友圈”发帖推荐,发帖记得标注#潮流小店#。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