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近日浙报集团嘉兴分社在潮新闻客户端推出了“三件冬衣过夏天——嘉兴三大冬装市场‘反季’蹲点系列报道,记者蹲点市场、走访企业、访问商户、求教专家,深入挖掘三大市场淡季不“躺平”、努力拓市场的好故事,彰显嘉兴人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精气神,探寻嘉兴各地党员干部群众矢志不移走好改革创新之路的精神密码。即日起,我们推出县(市)委书记系列专访。
这个夏天,精打细算的打工人,把“反季服装”买上了热搜。6月以来,平湖羽绒服反季销售达到高峰,平湖·中国服装城开门率超50%。“淡季不淡”背后,实则是羽绒服商家、经营主体、市场管理方不等不靠、勇于突破的结果。平湖羽绒服市场究竟在本地产业版图中占据怎样的份量?面对国内外双重压力,平湖有何应对措施?政府部门又是如何帮助商家、经营主体迎接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
本期我们专访平湖市委书记仲旭东。
问:前期,记者蹲点平湖羽绒服市场,了解到今年6月以来,平湖羽绒服反季销售达到高峰,甚至一度被消费者“买”上热搜,对此您怎么看?
仲旭东:这说明多年来平湖通过政府规划引导和市场、平台、企业联动创新,多维度打造的“平湖羽绒服装”区域品牌获得了丰硕成果,平湖·中国服装城作为专业的羽绒服市场,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强。特别是今年5月和8月,平湖·中国服装城分别组织数十家商户组成原创精选联盟,举办两场订货会,吸引了来自浙江、河南、四川、重庆、山西、江苏等地共8000多名采批商、零售精英、品牌连锁、电商大咖和微商新贵来平湖集中采购,总订货金超5.3亿元,在业内形成很大反响。平湖羽绒服凭借时尚靓丽的款式、出色的品质以及较高的性价比,得到了全国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
问:羽绒服的销售周期性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联系,但这些年,平湖羽绒服不断在危机中求转变、求突破,开始寻找从“一时火”到“一直火”的路径。结合过去十几年发展,您认为平湖羽绒服市场在本地产业版图中占据怎样的分量?它的变革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仲旭东:平湖产业版图特色鲜明,初步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高端新材料、现代物贸为主导产业,时尚创意、数控机床、文化旅游为特色产业,航天航空、生命健康、软件信息为成长性产业的“3+3+3”现代产业体系。羽绒服作为时尚创意特色产业,在版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目前平湖拥有大小羽绒服装企业1000多家,羽绒服年出货量超2亿件,年销售规模超400亿元。
十几年来,平湖服装人努力探索、创新突破,聚焦羽绒服新赛道,走出了一条OEM、ODM、OBM共存以及原创设计师品牌、自主创新品牌、成长型品牌、制造型品牌共同繁荣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推动羽绒服从保暖功能型、只卖秋冬一季向时尚靓丽型、四季皆可卖转型提升,形成平湖羽绒服从“一时火”到“一直火”的新格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服装城内共有商户2000户左右,直接带动从业人员1万人以上,间接带动生产工厂、面辅料、配套物流仓储、平台销售就业人数超10万人,全年累计吸引全国各地采批商200万人次来平湖采购,并带动平湖餐饮、住宿、文娱等各类消费,激活了城市活力,提升了城市温度。
问:一直以来,纺织服装是平湖的优势传统产业之一,但近年来面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需求不足、产业链供应链转移东南亚等挑战,平湖有何应对措施?对下半年市场预期有何看法?
仲旭东: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以及消费变革、商业变革和产业变革浪潮来袭等诸多问题,平湖市不等不靠,积极应对、审时度势、危中求机,开展了一系列的应对举措,打好产业转型升级组合拳。一是深化产业调研。由市领导牵头,形成了《以数字化方式推动平湖羽绒服装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等多篇调研报告,指明了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二是强化顶层设计。引导羽绒服企业加强设计创新、品牌创新、模式创新、数字化转型,促进羽绒服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三是优化扶持政策。对服装企业轻量级数字化改造、产业对接活动等加大扶持力度,近年来兑现服装品牌扶持、参展参赛、数字化转型等扶持资金超1亿元,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四是构筑平台矩阵。以平湖服装文化创意园为引领,建成了平湖·中国服装城、平湖时尚中心、FFpark时尚公园三大高能级市场平台;五是建设总部经济。针对产业链供应链转移的大趋势,我市鼓励羽绒服企业建设工贸一体化总部,建立中西部及国外协同合作工厂,实现“小单快反留平湖、翻单大单放内陆及东南亚”接单新模式,打造总部订单中心。六是举办时尚活动。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合作,依托国家级优势资源,举办一系列国家级时尚活动,并推动各大市场、平台、企业举办采批节、直播节、订货会、品牌发布、设计师对接等时尚活动,充分展示全市羽绒服行业的精彩风貌和独特魅力,促进了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的有效对接。
目前,平湖羽绒服以原创款式和极具性价比的货源优势,占据了全国50%的市场份额。根据2023年的同期发展情况来看,今年下半年,预计平湖羽绒服市场份额还将继续保持增长,销售规模将超300亿元。
问:在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下,现在国潮服饰纷纷“走出去”,平湖是否有相关政策和举措,帮助羽绒服商家“出海”拓市场?
仲旭东:近年来,我们将跨境电商视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加强对跨境电商产业的政策扶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人才孵化、数字化营销、海外仓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降低企业出海的成本和风险。同时,积极搭建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与阿里巴巴国际站等电商平台合作,设立平湖服务中心,为商家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资源对接、市场分析、产品推广、物流配送等,帮助商家更好地适应海外市场环境。在人才保障方面,政府与企业、高校等合作,开展跨境电商培训课程,与深圳跨境电商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互通资源,提升本土人才的跨境电商运营能力。
除了引导羽绒服商家用好跨境电商新模式,我们也积极搭建展会平台,鼓励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和跨境电商交易会等活动,以展示本土企业的实力和产品优势,吸引更多海外买家的关注和合作。通过参展,企业可以深入了解海外市场需求和趋势,为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有力支持。
问:现在处于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您觉得对于传统冬装市场来说,政府部门能做哪些努力,帮助经营主体迎接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仲旭东:首先,我市会继续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深化部署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和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比如我们打造了“平服365”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意为平湖政务服务365天为企业服务。其次,我市将进一步推动羽绒服产业转型升级,一抓羽绒服研发、设计能力提升,二抓羽绒服自主品牌创新、推广,三抓羽绒服企业“智能制造”,四抓羽绒服骨干企业培育,五抓羽绒服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六抓羽绒服专项活动举办,七抓羽绒服市场诚信经营,八抓专项政策资金扶持。同时也要强化宣传发声,积极搭建活动平台,进一步打响“平湖羽绒”区域品牌,提升平湖羽绒服的知名度。
去年以来,为打破羽绒服季节性销售的短板,我市商务局也积极帮助企业探索羽绒服线上销售市场,通过反季促销、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打破羽绒服销售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另外,我们也将继续加强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等上级协会以及国内各大产业集群之间的沟通对接与交流,发挥本地行业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商业对接、优势互补建立产业集群信息共享平台,推动羽绒服产业朝着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集羽绒服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品牌打造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产业空间新格局。
问:平湖羽绒服市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嘉兴乃至全国服装产业的地标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到,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关于平湖羽绒服市场的未来,您有何愿景与期待?
仲旭东:平湖羽绒服已成为在全国具有较高影响力的金名片,平湖羽绒服市场也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未来,我市将继续通过设计创新、品牌创新、模式创新、渠道创新、数字化转型,推动平湖羽绒服市场做大做强做优,并走出国门,打造全世界的羽绒服采购基地,擦亮“中国服装制造名城”“中国羽绒服装创新示范基地”“平湖羽绒服装”金字招牌,让全世界都能感受平湖羽绒服的温暖。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