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潮新闻记者赛场观察:中国乒乓球包揽5金,与挑战者一起强大

    潮新闻 特派记者 应璐洋 赵磊 杨俊霞2024-08-10 15:58全网传播量10.5万
    00:00
    00:00

    北京时间8月10日晚,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中,由陈梦、孙颖莎、王曼昱组成的中国队战胜日本队,夺得金牌,实现奥运五连冠。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获得的第37枚金牌,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夏季奥运会第300枚金牌,而中国也成功包揽本届巴黎奥运乒乓球赛事的全部5枚金牌。除了中国运动员们在这片“自留地”上的出色发挥,在巴黎奥运会上,乒乓球赛场还有两个让人瞩目的现象,一是华裔运动员的的身影遍布各国队伍,二是欧洲不少新锐球员逐渐冒头。

    本届巴黎奥运会,乒乓球金牌赛的门票十分抢手,几乎是广大中国观众前来巴黎观赛购票的首选。这也不难理解,根据中国一直以来在乒乓球项目上的强势表现,在金牌赛中能看到中国运动员的身影是大概率事件。由于没能抢到女团决赛的门票,记者只能退而求其次观看了一场韩国与德国之间的铜牌争夺战。

    中国组合陈梦(左)/王曼昱在比赛中 新华社 供图

    首场女双比赛,除了韩国名将申裕斌之外,代表韩国出战的田志希以及代表德国出战的单晓娜和万远都是华裔选手。比赛现场,还能听到现场的中国观众给田志希送去的加油声。这样的比赛场景在本届巴黎奥运会的乒乓球赛场并不是个例。代表卢森堡出战的61岁老将倪夏莲、代表智利出战的曾之颖都曾是中国国家队的选手,除此之外,法国、西班牙、日本等队中都有华裔选手的身影。

    一个体育项目如果在国际上缺乏足够的竞争,也会让这项运动失去部分的魅力和吸引力。乒乓球运动若要永葆生机,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和多元化的力量参与其中。在巴黎奥运会上,我们也发现,不少欧洲的新锐球员开始冒头,他们或许还不能像德国的波尔、瑞典的瓦尔德内尔等人一样一度将中国队“拉下神坛”,但也让人看到了这项运动不断在全球范围推广的希望。

    乒乓球女团铜牌赛中,代表德国女团出战女单首轮的安内特·考夫曼年仅18岁,在国际乒联公布的最新排名中位列第100名,是因为德国顶尖选手尼娜·米特尔哈姆和韩影受伤才进入球队参加比赛。

    不过,面对实力比自己强出一截的韩国选手李恩惠,考夫曼一度将比分迫近,每得一分,现场的德国观众便毫不吝啬地为这位年轻的姑娘送上炽热的掌声。遗憾的是,考夫曼在关键分的把握上还欠缺一些经验,最终0-3不敌对手。

    虽然最终德国队无缘乒乓球女团项目的奖牌,但对德国观众来说,能见到年轻的新星在奥运迸发出自己的闪光点已是足够。在此前的半决赛中,考夫曼以3-0赢下了世界女单第八名的张本美和,被德国媒体称为“奇迹般地胜利”。

    除了考夫曼之外,来自法国东道主的选手——年仅17岁的眼镜男孩费利克斯·勒布伦也有不俗的表现。男单铜牌赛中,他仅用半个多小时,就以4:0轻松击败巴西选手雨果,成功站上领奖台。四天后,他又在男子团体的比赛中帮助法国队3-2击败日本队获得铜牌。艰难地战胜日本之后,现场的法国观众全都沸腾起来,欢呼雀跃声仿佛要掀翻巴黎南竞技场的天花板。

    巴黎奥运会期间,潮新闻记者与法国市民在奥运观赛公园内上演乒乓大战

    在巴黎的这些天,我们到访了13区、17区、19区等多个街区,几乎每个街区的公园都设有乒乓球桌和球台,打乒乓球的有法国人、也有华人,有认真打比赛的、有休闲运动的。在法国,比起足球、橄榄球等运动,乒乓球算不上热门,但有像费利克斯·勒布伦这样的天才选手,日渐闪耀于国际大赛的舞台,这项运动也必将吸引更多人的目光。让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都能在世界乒乓球大家庭中感受尊重和荣誉,从而迸发出更强烈的共鸣和进取,这才是乒乓球运动生生不息的最大动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