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18星!中国1.5万颗卫星今起“千帆竞发”

潮新闻 记者 任征斌 屠晨昕2024-08-06 10:34全网传播量18.6万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2024年8月6日14时4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30次飞行。

点火起飞瞬间。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据央视报道,此次发射的千帆极轨01组卫星是我国低轨互联网“千帆星座”的首批组网星,首次实现了我国平板式卫星批量化研制以及“一箭18星”的堆叠发射。按照规划,2025年,“千帆星座”将完成一期648颗卫星的部署,初步构建全球覆盖的卫星互联网系统。

央视军事微信公号评论表示,今天“一箭18星”的航天壮举,标志着我国向全球卫星互联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千帆竞发

“千帆星座”计划,又称“G60星链”计划,这一巨型星座是我国在低轨道卫星通信领域的重大布局。

据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消息,“千帆星座”是我国正在建设的两大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之一,由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运营方主导规划、建设、运营等业务,“千帆星座”空间段远景规划将部署1.5万余颗卫星

2021年进博会期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发布“千帆星座”计划,一期计划在今年发射108颗卫星,到2027年将完成发射1296颗卫星为用户提供手机直连卫星的服务。这一宏伟计划不仅体现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雄心,也将为通信、导航、遥感等多个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图源: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微信公号

在“千帆星座”计划的初始阶段,一枚长征六号甲火箭将发射10多颗卫星,2024年有望发射7-8次。未来或将采用“一箭36星”“一箭54星”发射方式,这将极大加速建设过程。

时不我待

目前,全球最知名的近地轨道卫星星座当属“星链”。2014年,埃隆·马斯克领导的SpaceX公司提出了这一低轨互联网星座计划,拟用4.2万颗卫星来取代地面上的通信设施,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价格较低的卫星宽带服务。迄今最成功的可重复使用火箭猎鹰九号,最主要的发射任务就是大批快递“星链”卫星入轨。

今年3月15日,SpaceX公司用“猎鹰9”运载火箭将23颗“星链”卫星送入太空。新华社/美联

今年5月,马斯克在X平台上发帖,祝贺“星链”全球用户数量突破300万。同月,“星链”卫星发射总数已达到6459颗。

太空轨道和资源是稀缺和排他的,商业航天是一场竞速赛跑。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数据,地球低轨卫星总容量约6万颗,目前各国申报数量已超7万颗。而按照SpaceX的“星链计划”,要在2027年前将4.2万颗卫星送入低轨。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告诉潮新闻记者,ITU规定,卫星频率及轨道按照申报顺序获得优先使用权,也就是先到先得。

“但是提交申请并非一劳永逸,不是说只要你递交了申报,轨道就空在那里等着你。”据杨宇光介绍,ITU规定,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发射,将被视为放弃轨道使用权。

打一个比方,就像你去餐厅订座,预定时间到了,又超时15分钟以后,如果你人还没到,那么订好的座位就没了,让给别人了。这是一个道理。

因此,发展商业航天是一件必须与时间赛跑的事业。

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2020年中国向ITU提交了星座频谱申请,计划发射12992颗低轨卫星。2022年国家卫星互联网建设计划“星网工程”正式立项。

据新华社报道,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首次纳入“新基建”。2021年4月,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星网)成立,目前已有试验卫星在轨进行技术验证。

未来5到10年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国内企业要加油干、拼命干,抓住这样一个窗口期,助力我国夺取未来空天话语权。”蓝箭航天火箭研发部总经理、朱雀三号火箭总指挥戴政如是表示。

图源:视觉中国

未来可期

“过去,信息技术的云都是建在地面上。而现在,云升到了天上,太空里也有了云。”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田丰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云计算以及相关产业越来越发达,为众多企业和机构提供云服务,让使用者随时获取云上资源。

如今,云为何升到太空里,与卫星互联网融合?这是因为在近地轨道运行的卫星星座,可以实现信号全球覆盖,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人和设备提供云服务。沙漠、森林、海洋……这些地面上的通信基站和云服务器难以覆盖的地方,理论上都可以接收到卫星信号,这就是近地轨道卫星星座的优势所在。

“星链计划构建的卫星互联网已具有较大规模,好比在太空建好了高速公路。今后在这条公路上是通行轿车,还是卡车,就有很多选择。”田丰解释说。比如,部分“星链”卫星搭载了激光通信设备,可进行星间激光通信。它们能够与不同高度的卫星或地面站进行高速的数据传输,大幅缩短通信时延,构建起一个信息高效共享的天地一体化网络。

至于为什么要在天上部署成千上万颗卫星那么多,杨宇光为潮新闻记者做了详细解释。

“近几十年来电子元器件性能提升、成本大幅降低,使得微小卫星能实现大卫星的部分功能,加上火箭发射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使得以前难以实现的数量上万、造价低廉的低轨微小卫星星座,有了实现的可能性。”杨宇光说,“我们头顶的卫星数量越多,在功率、波束、频率、信号连续性等方面,越能满足地面上巨量用户的需要。”换句话说,卫星越多,上网冲浪的体验越好

虽然中国版“星链”启动在即,不过距离正式规模商用,仍有一段时间的窗口期。据业内人士预测,可能还要等5至10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2)
良夜goodnight · 2024-08-06 11:16 · 浙江杭州回复10
一箭 18 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卫星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令人振奋
潮新闻小编 · 2024-08-06 11:19回复1
这是我国探索宇宙的骄傲~
潮客_wz2p4g · 2024-08-06 22:20 · 浙江温州回复1
一箭多星,易如反掌!
潮客_24qwxw · 2024-08-06 11:09 · 浙江杭州回复10
千帆启航,星辰大海不再遥远
潮新闻小编 · 2024-08-06 11:19回复1
逐梦星辰大海,探索浩瀚宇宙,创造非凡成就!
最新评论(41)
天道刚 · 2024-10-15 22:16 · 广西南宁回复
致敬航天工作者,带我们走进那星辰大海,去那浩瀚宇宙翱翔!
潮客轻舞飞扬 · 2024-10-15 22:16 · 广西南宁回复
技术真是越来越稳了,为咱们国家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点赞!
潮客泉水 · 2024-08-10 00:51 · 浙江嘉兴回复
中国自己的星链正在按规划形成中。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好事。
潮客_qxzlvo · 2024-08-07 00:56 · 浙江宁波回复1
加油中国航天
杭州施家桥 · 2024-08-06 16:09 · 浙江杭州回复2
时不我待😍
湖州兵哥 · 2024-08-06 15:43 · 浙江湖州回复1
“G60星链”计划,造福人民群众!
绿茵Grass · 2024-08-06 15:03 · 贵州贵阳回复1
时不我待,星辰大海等你来!
潮客_24qwx4 · 2024-08-06 15:03 · 浙江杭州回复1
星链计划,迈出重要一步!
潮客_jpihgy · 2024-08-06 15:03 · 浙江杭州回复1
从太空到地面,连接无界!
城隍山 · 2024-08-06 14:58 · 浙江杭州回复1
更方便地使用网络,通信。
潮客_wxxau3 · 2024-08-06 14:28 · 浙江台州回复1
中国航天人最棒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