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到300!一家甬企半年度成绩单飘红背后的“人才经”

潮新闻 通讯员 胡格格 徐珊珊 记者 陈醉2024-08-06 08:47全网传播量3.2万
00:00
00:00

2024年上半年,企业发展形势好坏与否,都写进了半年度总结这张“期中卷”。

近日,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的半年度“成绩单”发布,满眼飘红:1至6月,舜宇车载光学营业额同比增长11%;车载镜头连续12年稳居全球销量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超30%。

什么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舜宇车载光学,可以从一支不到10人发展起来、现已拥有300多人的高素质人才科研团队中找到答案。

采访对象 供图

“2010年我们组建光学团队的时候,可以说万般难题、千般阻拦,可我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相关课题并获得了宁波市科学技术二等奖,靠的就是我们死磕到底的精神,和创新至上的信念。”舜宇车载光学副总经理谢前森说。

2007年,谢前森从浙江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硕士毕业后,加入舜宇集团,随后紧跟企业战略布局与事业发展需要,于2010年加入舜宇车载光学,主导智能驾驶核心传感器的开发,从无到有地帮助企业建立了光学设计团队、光学仿真团队、结构设计团队、结构仿真团队、技术开发团队等;成功开发车载后视、前视、环视等300多款高端车载镜头,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累计为公司创造1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更为车载镜头研发技术的国产化占据了新高地。其申请的专利多达116项,并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和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2018年,谢前森继续深造再攀知识高峰,并于今年3月取得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学位。

采访对象 供图

“你们常说的‘人才工作’,在我们舜宇叫‘钱散人聚’‘共同创造’。”谢前森说。内部建立人才评价和激励制度、提出员工收入五年翻番的经营目标、将真正有本领的员工放在重要岗位提高薪资……这种以“钱散人聚”为核心的分配机制,帮助舜宇车载光学解决了人才的付出、收获、积累和发展等重大课题,这为企业凝聚人才、形成合力、激发创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企业的“企”字由“人”和“止”组成,“人”在上,无“人”则“止”。近年来,余姚始终坚持产业创新导向,不断提升产智耦合力,紧紧围绕四大标志性产业链抓人才引育,努力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紧密结合。以舜宇集团为链主的光电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帮助上百家产业配套企业崛起,也吸纳、培育了众多像谢前森一样的创新型人才。

采访对象 供图

“早在2012年,我们就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聚焦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中的资金‘痛点’‘难点’,摸准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发展过程中的资金规律,在省内率先精心设计了‘扶持资金+种子资金+贴息贷款’的‘3个500万’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了极具区域辨识度的‘姚江英才’品牌,至目前已评选产生‘姚江英才计划’项目200余个。”潘剑波表示。

去年,余姚制定出台了新时代人才强市新政策30条,全方位升级人才支持政策,尤其是新版“姚江英才”在2017年增加最高500万元的发展奖励后,又新增第5个500万元的股权投资,对特别优秀项目的支持额度提高到“5个1000万”,更大力度更广范围支持人才项目发展。

采访对象 供图

同时,余姚建设了省内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合作生态产业园——中意宁波生态园,在重大聚才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先发优势;致力于将智能光电、机器人智谷等特色小镇名气打响,推动浙大机器人研究院、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宁波阳明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做大做强,让人才来姚发展有更多用武之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