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杭州“少年团”探秘新质生产力 寻访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

    潮新闻 记者 范国飞 通讯员 傅余霞2024-08-06 06:32全网传播量7.5万
    00:00
    00:00

    从古代的“木牛流马”到今天充满“黑科技”的新能源汽车,交通工具承载着我们对速度的渴望和对极致的追求。汽车,作为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时代的见证者,承载着无数的变迁。

    那么,一辆汽车是如何诞生的?“中国智造”的汽车将如何改变世界?带着很多的好奇和疑问,杭州滨江实验小学102青禾中队的少先队员们走进吉利汽车工厂,开启了一场探秘“新质生产力”寻访中国智造之旅。

    走进新质生产力“未来工厂”

    感受科技智造的蜕变

    杭州吉利汽车钱塘基地是一座集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汽车制造“未来工厂”。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主要工序实现自动化制造,最快90秒即可整装一台车。

    参观的第一站,是一个极具科技感和现代化的展厅。在讲解员姐姐的带领下,队员们认真听了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了解了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艰辛与不易。

    这里不仅仅展示了两台吉利最新的车型,还有一台原本藏身于车辆外表之下的“白车身”和众多的零部件。一辆车就像被“解剖”后,车架、电机、电池等“骨骼肌肉”一览无余,全方位展现了车辆的设计结构与材料。

    参观完展厅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研学小队正式进入生产线参观。

    一台车的制造从冲压开始。进入冲压车间,体型庞大的全自动压力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在这里,开卷线、冲压线马力全开。弧顶、机舱盖、车门外板等汽车零部件经过“千锤百炼”冲压成型,队员们看到了钢卷到车身零件的蜕变。

    从冲压车间到焊装车间,队员们看到一个工位上同时有几条机械臂在进行作业,不时溅出火花。

    一个个单独的零部件经过机器人灵巧的“手臂”捏合,焊装车间使用了近350台机器人,自动化率达到90%。抓取、焊接、涂胶等流程也紧密协作,最终组装成一个完整而流畅的车身形状。

    “你们看,这些生产流程环环相扣,所以必须保证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精益求精,才能生产出好的汽车。”青禾中队的队员冯清杨说。走出课堂,走进车间,孩子们认识到每一辆汽车的制造过程都颇为复杂,凝聚了大量汽车工程师的心血和智慧,凝聚着人类上百年的科技结晶。

    见证科技智造的速度

    感悟科技强国力量

    组装好的车身还会进入无尘的涂装车间,涂装车间会对车身金属再次进行处理后送入总装车间,这里也是汽车生产的最后一站。

    工人为汽车骨架安装上各种零部件,将车身、底盘、电子电器、内外饰等各个部分组装到一起,一辆完整的汽车就此完成。

    轮胎自动分装线上3个轮胎装配机器人在不到60秒的时间里就能完成抓取轮胎、安装,抓取螺母、校准、拧紧……自动化设备与操作人员无缝衔接。“机器人装轮胎太快太准了!”队员们不时发出惊叹。这也许正是高端智能制造铸就中国速度的一个生动缩影。

    完成总装的一辆辆新车将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随后从这里被发往全国各地。

    “我很开心能走进吉利汽车制造基地,探秘汽车制造的全过程。机器人和工人紧密协作,共同完成从零部件加工到整车组装每一个环节,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以后我要好好学习,用科技改变世界!”青禾中队的队员蒋抒芮说。队员们通过“零距离”的体验,深深感受到中国的制造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

    走出生产车间,讲解员将队员们带回展区,走到了两台新能源汽车旁邀请队员们上车体验。大家在看过生产过程后,对眼前这台科技感满满的汽车更好奇了,争相上车体验,摸摸方向盘,按一按按键,甚至还在车里的超大屏幕上体验了赛车游戏,玩得不亦乐乎。

    “这就是在刚才参观的的生产线上生产的汽车,是目前最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之一,也实现了很多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创新与突破。因为这辆车上凝聚了研发团队对科技创新的追求,也始终保持中国制造对工匠精神与品质的坚守。”讲解员向大家介绍道。

    正如讲解员所说,有了一代又一代人为振兴民族工业贡献力量,中国智造如今才能在世界舞台闪闪发光。

    活动的尾声,队员们热烈讨论着这里的所见所闻,感叹着中国智造的先进和强大,也更坚定了要勤学善思、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信念。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