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上午,杭州市慈善事业助力共同富裕新闻发布会举行,全面介绍慈善事业的进展情况,并详细解读刚实施的慈善景区创建方案。
近年来,杭州市慈善事业以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了多领域、深层次的突破。慈善资金池持续扩容,上半年共募集慈善资金高达2亿元,慈善组织数量增长至387家,慈善信托规模接近16亿元,充分展现了杭州慈善事业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从“善居工程”为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到“老年助餐赋能”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从“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守护儿童健康成长,到“医保无忧专项兜底”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杭州市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慈善项目,覆盖了“慈善+救助”、“慈善+养老”、“慈善+儿童”及“慈善+医保”等多个核心领域,每一项举措都精准对接社会需求,助力精准帮扶、传递温暖。其中,“阳光助学”项目更是持续发挥重要作用,累计投入慈善资金超过2800万元,助力超过12000名经济困难学子圆梦学海。
杭州民政供图
此外,杭州积极塑造独特的慈善文化氛围,持续擦亮“善城杭州”金名片,将慈善元素融入城市风貌与旅游体验之中,创新性地打造慈善景区。
发布会上,就重点介绍了刚实施的《全国首个慈善景区创建方案》。方案中提到依托西湖这一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开展“西湖善地”“西湖善行”“西湖善学”“西湖善捐”“西湖善购”“西湖善礼”六大善行动,通过生动讲述慈善故事、精彩展示慈善成果、以及丰富多样的慈善体验活动,让市民与游客在领略西湖美景的同时,深刻感受到慈善的温暖与力量,着力构建“全域可善”“全域有善”“全域向善”的“人间西湖”。
“今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挖掘梳理了西湖景区内慈善旅游景点18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余金良介绍,此前已经发布得首条慈善旅游线路,串联起西湖善客驿站·柳浪闻莺、杭州西湖苏东坡纪念馆、春风行动爱心碑、湖滨圣塘闸白公送别雕塑4个景点,并同步推出首条慈善旅游线路打卡体验活动,得到了市民游客的积极参与。根据方案,在“西湖善学”文化传播行动中,将推出10个公益慈善课堂目的地,串联形成5条具有景区特色的慈善旅游线路,“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慈善旅游景点,把各具特色的慈善线路制作旅游路线手册,供市民游客参观游览。”
方案中还提到,大力实施“西湖消费捐”,以游客量有效提升慈善参与量。
“西湖景区年均接待国内外游客近3000万人次,我们将依托西湖景区内爱心企业、商户等,以消费捐的形式开展慈善项目筹款。”余金良表示,该模式得到了多家爱心企业和商户的支持和参与,目前西湖景区已联合杭州楼外楼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西湖游船有限公司、景区资产经营集团公司,启动西湖消费捐慈善筹款,并推出东坡肉、叫花鸡、西湖龙井冰淇淋、东坡学士饮用天然泉水等消费捐爱心商品4款,“未来我们还将通过打造特色慈善商品、开展公益市集活动、搭建慈善爱心商城等形式,让更多的市民游客参与到慈善中来,为西湖增添新的魅力与深度。”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