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 图源:视觉中国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邯郸发布了一则《关于对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道路进行更名的公告》,将对区域内十多条以成语命名的道路予以更名。这些道路包括“一言九鼎街”“志在四方街”“胡服骑射路”“脱颖而出路”“青出于蓝街”“自强不息街”“将相和路”“一鸣惊人街”,被认定为不易识记道路。
邯郸被称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邯郸学步、叶公好龙、滥竽充数、掩耳盗铃、梅开二度、完璧归赵、毛遂自荐、负荆请罪、纸上谈兵……据统计有1500多条成语都来自邯郸,因此邯郸用成语给街道命名有其合理的考量,只是这些“成语街道”的命名太牵强生硬了。
不是说成语不能用在街道上,街道名称一般来自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人文特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有诗意美感的街道命名,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元素和深刻寓意,能起到很好的文化传承作用。比如扬州有两条路——春风十里路,烟花三月路,北京市的百花深处路,洛阳的勒马听风街,用得贴切,意境也高,还朗朗上口,因此美誉度比较高。
但邯郸经济开发区一口气整了一大堆,则有点弄巧成拙,甚至邯郸学步了。不说“脱颖而出路”“将相和路”“青出于蓝街”等地名,在历史上和这些典故的发生到底有没有什么具体关联,(可能性应该比较低),单单从口感上读起来也怪怪的,没有朗朗上口的感觉。道路命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仅仅是简洁明了、好找易记,还有通俗有美感的要求。邯郸经济开发区成语街道泛滥,不仅仅是辨识度不高的问题,而且读起来很生硬,甚至显得很没文化。不少网友提意见说,缩短一下不就又好记又有文化了?比如改成九鼎街、毛遂街、青蓝街、将相路、负荆路、完璧路等等。
这些成语街道4年前的命名是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和《河北省地名管理规定》,经过征求意见和专家论证,经过法定程序才定下来的,没想到仅存在了4年就要改了,不仅街道门牌公交路牌需要更换,涉及地名的相关证件证照信息也要更换,这番大动干戈无疑会造成很大浪费,给群众生活企业生产带来很大不便。
十多条成语街道从命名到更名,反映出当地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有些草率。成语故事虽是河北邯郸的闪亮名片,是弘扬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但也要避免草率行事、生搬硬套。希望新的街道起名要多些慎重,多听听群众的意见,不要一味求新奇,而是要真正传递出文化韵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