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2024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会上重磅发布了《2024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研究成果。
嘉兴共有5地入选,分别是:海宁市(16)、桐乡市(21)、平湖市(38)、嘉善县(53)、海盐县(90)。
据悉,《2024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研究成果共分六大章节,重点关注千亿县、工业大县和百强县发展特点和模式,并有针对性的选取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实践案例总结经验模式,同时针对县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等重点课题提出发展方略建议。
研究发现,工业大县成为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载体。百强县成为重要增长点,百强县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海宁是工业大县,经济一直彰显强劲实力。2023年,海宁拼经济、挑大梁、抓项目,全市经济运行稳进向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8.2亿元、增长8%,规上工业总产值2818亿元、增长10.8%,规上工业增加值537.8亿元、增长 14.8%,增速领跑全省工业大县,均实现“总量嘉兴第一、增速进前三”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1亿元、增长5.3%。
桐乡全市总面积727平方公里,辖8镇3街道。桐乡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数字经济是这里的鲜明底色。全市数字经济企业数量,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快速增长。桐乡是工业强市、市场强市、服务业强市,超18万个市场主体、4万余家企业共同形成以数字经济、新材料、新制造、新时尚等为主的支柱产业体系。
平湖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自古有着“金平湖”的美誉。去年,平湖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拉满弓”“上满弦”,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GDP首超1000亿,跨入千亿县市俱乐部。今年上半年,我市抓紧抓实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工作,持续深化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强力推进“三支队伍”建设。招大引强不断取得新突破,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海外市场持续开拓,消费潜力持续激活。
2023年,嘉善经济运行实现高开稳走,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高分答卷。特别是在招大引强上收获满满,实现大突破。去年,全县累计签约剑桥科技、兰钧二期三期、合盛超容锂电等一大批优质项目126个、总投资705亿元、达产产值超17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超4.8亿美元,其中总投资超百亿的项目2个、百亿产值项目9个,均列全市第1,在大项目招引上可以说是嘉善历史上成绩最好的一年。
2023年,海盐各方面工作齐头并进、成绩靓丽。全年GDP增长6%,其中县内增长7.3%,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6.8%和5%,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等均居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全市第二,新增上市企业数、省级“隐形冠军”数等居全市第一,以第二名获全市三季度流动红旗奖。海盐经济规模尽管不大,但整个经济运行质量比较高。
这五位“优秀生”是该榜单的老面孔。百强县作为县域经济的排头兵,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航员”、县域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探路者”、县域营商环境优化的“试验田”、区域协同发展的“加速器”。
成绩可以说明背后的努力。今年年初,平湖、南湖同时跻身“千亿俱乐部”,至此,嘉兴GDP千亿县(市、区)扩容至四个。千亿县,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佼佼者,代表着我国县域经济的最强实力。
如果摆出一张全省经济热力图,嘉兴,无疑其中“最色”的区域之一。去年一年,嘉兴各县(市、区)都展现出了奋力谱写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拼劲。以海盐为例,去年全年GDP增长6%,其中县内增长7.1%,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6.8%和5%,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等均居全市第一;新增上市企业数、省级“隐形冠军”数等居全市第一;成功引进了瑞士诺华核药项目、丹麦丹佛斯第二园区等一批重大外资制造业项目……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发展态势向上向好。
2023年底,竞争力智库等机构发布《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3》,嘉兴5个县(市、区)全部入选。
那么,在当前的浙江省“千亿俱乐部”格局中,嘉兴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从全省各地市情况看,2023年全省90个县(市、区)中有29个经济总量超过千亿元,其中杭州8个、宁波7个、嘉兴4个、绍兴4个、温州3个、湖州1个、金华1个和台州1个。
可以说,在竞争激烈的全省“千亿俱乐部”赛道中,嘉兴已然占据重要地位。
眼下,嘉兴一批“种子选手”更是将冲刺千亿作为新一年的奋斗目标,以嘉善为例,明确将“力争到2025年实现千亿GDP”作为双示范建设“七个大突破”之一。
可以说,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中争先进位,嘉兴,不负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