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遁入“抹门”,这抹绿为何让人“上头”

潮新闻 记者 徐知妤2024-07-31 23:05全网传播量3.7万

高颜值、味道好且自带健康属性,每年夏天,新茶饮赛道中一抹清新的绿色总是十分抓人眼球。最近,各大新茶饮品牌又集中上新了一波抹茶饮品:桂桂茶的抹茶桃气椰、喜茶的芝芝绿妍抹茶、茶月山的“中国抹茶2.0”……不仅如此,咖啡也“盯”上抹茶,星巴克、Peet’s Coffee皮爷咖啡和Manner咖啡等知名品牌也陆续推出了抹茶产品。

抹茶饮品 图源视觉中国

新茶饮、咖啡都在卖,甜品店、轻食店、烘焙店甚至日用品店也能看到它的身影,琳琅满目的产品,让抹茶“融”万物有了更多可能。

近几年,各大茶饮品牌的入局和热播影视剧的聚焦,令抹茶的关注度高涨。这抹变幻无穷的绿,催生出了大批粉丝,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遁入“抹门”,变身“抹茶脑袋”抑或“抹茶星人”。

社交软件上,年轻人扎堆遁入“抹门”

遁入“抹门”可追溯至一千多年前

“抹门永存!抹茶泡芙硬控我30秒。”

“抹门集合,最近挖到一款抹茶冰淇淋,实在太好吃了。”

“爱上抹茶的一切是我的宿命,抹门。”

翻看各路社交媒体,大量“抹门”相关的帖子涌现出来,仅小红书上关于抹茶的帖子就超500万。年轻人口中的“抹门”是“抹茶忠实门徒”的简称,表示自己对抹茶的热爱。他们通过表情包、段子和短视频,随时随地在互联网上“安利”自己喜欢的抹茶产品。

遁入“抹门”,从隋唐就开始了。

抹茶在古代被称为“末茶”,起源于隋唐时的中国。那时候,一种把新鲜的绿茶磨碎泡着喝的高端饮茶方式,在皇亲贵族的朋友圈流行开来。宋代时,饮茶方式从烹煮改为煎点,斗茶蔚然成风。上至宫廷下至百姓,几乎人人皆备有全套茶具,随性开“斗”,斗茶几乎被宋人“玩”成了两宋最火爆、人气最高的全民竞技游戏。径山寺更因独创的茶宴而闻名天下,很多日本僧人到此进修,回国时不仅带回禅学,也要带回径山的茶、器以及礼。

南宋《斗浆图》

日本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以茶论道”的日本茶道。学界普遍认为,日本茶道起源径山,而在日本扬名的抹茶,原型正是南宋径山茶宴上的末茶。

而现如今,抹茶的“玩法”也在逐渐升级。抹茶市场不断跨界创新,也让“抹门”越来越壮大。

“抹茶+万物”融出更多可能

抹茶,能有多百搭?近年来,抹茶因其独特风味和保健功能,被广泛运用到食品、保健品、日化品等诸多行业。抹茶冰淇淋、抹茶啤酒、抹茶面条、抹茶牙膏等衍生品陆续出现,使得抹茶不仅是一杯饮品,更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将抹茶粉倒入瓶中,摇几秒就能喝,口感清新细腻,回味还有一股淡淡奶香。在余杭径山,浙江骆驼九宇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简称九宇有机)研发的一款“1.2克小条装抹茶粉”近几年在市场上爆火,长年霸榜电商平台上抹茶品类销量前三名。“这款抹茶粉可以倒进水瓶里直接饮用,也可以和咖啡、牛奶、酸奶、冰淇淋等混搭,变成多种抹茶美食。既便捷又百变,正适应了当下年轻人的需求。”九宇有机研发总监董俊杰一边说一边摇了几下饮料瓶,一款清爽可口、健康提神的抹茶饮品就制作出来了。之所以能“遇水即化”,是因为颗粒足够细,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普通面粉细度仅在100至200目左右,而这款抹茶粉能达到1200目。

九宇有机畅销的抹茶粉

同样以抹茶为突破口,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的,还有来自浙江金华的抹茶企业“初透抹茶”。2003年,“初透抹茶”创始人王能偶然收到朋友从日本带回来的抹茶蛋糕,不仅女儿爱吃,自己也对那股特殊的清香久久难以忘怀。彼时,国内从事抹茶生产加工的企业还很少,王能看到了抹茶食品的大市场,于是注册创办公司,成了国内较早专注于抹茶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企业。2007年,网上一则关于“抹茶粉加优酪乳能减肥”的帖子在互联网上疯传,网友们十分好奇并争相购买抹茶粉,使得抹茶市场空前火热,这让王能赚到了投身抹茶赛道的第一桶金,更让他看到了抹茶的健康属性所蕴藏的巨大市场空间。

“初透”抹茶研发的抹茶生巧 受访者供图

“一开始我们做的是抹茶原料加工,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决定转向抹茶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我专门从台湾聘请了资深烘焙师,又引进了一批研发人才,深挖抹茶衍生品市场。”王能说,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企业自主研发的抹茶冰淇淋、抹茶雪花酥、抹茶生巧等产品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4天多时间里零售额达20万元。近些年,趁着直播带货的东风,年轻、时尚的“初透抹茶”已经成为抖音平台上同行业中的头部品牌,粉丝量超40万。“目前除了食品,我们继续在‘抹茶+’上下功夫,正在研发抹茶牙膏、面膜、护手霜等日用品,希望推动抹茶走向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除了各类抹茶衍生品遍地开花,关于抹茶的新业态也在不断丰富。抹茶博物馆、抹茶文化体验馆、抹茶小镇、抹茶马拉松等相继涌现,通过文创产品、乡村旅游让更多消费者从视觉、嗅觉、味觉各方面,真正体验到抹茶的真滋味。

保证品质才能“撑开”市场

21世纪初,抹茶重返中国市场,被消费者熟知。

1986年,浙茶集团在位于余杭的原杭州茶叶试验场,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蒸青茶合资企业;2000年,又在千年抹茶故里余杭径山建立了抹茶企业,用现代工艺恢复了抹茶的生产。“这些年,余杭的抹茶产业发展得很快,目前整个余杭区有近30条碾茶生产线,很多中小企业也加入了抹茶赛道,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企业集群,证明大家也很看好这个市场。”董俊杰补充,余杭的抹茶产量占整个浙江的三分之一。“光有产量还不够,我们也在努力通过技术手段和跨界开发提升抹茶的全价利用,去年九宇有机研发的抹茶产品销售额超一个亿。”

抹茶甜品 受访者供图

短短几十年间,浙江的抹茶产业产量销量齐头并进。从事抹茶生产加工工作30余年的浙江森伴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景红,是见证抹茶在国内复兴的资深茶人。他向记者分享了一组数据:2020年至2023年,我国抹茶使用量年增长率为17.5%,主要应用于烘焙业、冰淇淋行业、乳制品和饮料工业以及工业部门和零售码头五大行业。其中,在现制茶饮连锁和咖啡连锁等零售码头领域的用量翻了了8倍多。增长速度喜人,但光靠原料提供来消耗抹茶产量容易到达“天花板”,最重要的还是要抢占高端市场。

“中国人原创了抹茶,日本人创新并发展了抹茶,而美国人则通过星巴克、哈根达斯等抹茶系列产品,向全世界推广了抹茶。”万景红说,从1995年至今,日本用近30年的时间将碾茶产量从200吨提升到了超10000吨。通过各类以抹茶为原料的食品饮料和日化产品,培育出了一个体量极为巨大的全球市场。“海外需求日益扩大,有力带动了日本国内的抹茶生产,仅美国市场就消费了日本抹茶近一半的出口量。”

万景红介绍,日本宇治的茶产量并非最高,但其优渥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悠久的制茶法,让宇治抹茶成为日本茶界无可撼动的招牌。在国际市场上,宇治出产的顶级抹茶,代表的是品质与格调。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抹茶的认可度与日本仍有差距,要“撑开”高端市场,首要任务是把茶种好。从茶园土壤的改良,到种植、肥培、修剪等各个方面都要下功夫,打造真正高品质的标准化茶园。“我们不仅要创造从无到有,更要实现从有到优。好品质造就好产品,好产品才能提高复购率,市场需要这样的良性循环。”

浙江森伴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精制茶加工项目概念图

当前,浙江森伴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约2.6亿元的精制茶加工项目正在衢州动工。万景红说,项目建成后,可以看到一个一天能产30吨抹茶的全球最大抹茶单体生产车间。

回归本心,朝着现代化发展再出发,中国抹茶才能走得更远。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3)
潮客_wcqtgb · 2024-08-01 01:45 · 浙江温州回复
抹茶在古代被称为“末茶”,起源于隋唐时的中国。
潮客Jzh · 2024-08-01 01:24 · 浙江丽水回复
抹茶产品
潮客_iaju · 2024-08-01 01:20 · 浙江杭州回复
很喜欢抹茶味的甜品 考虑加入“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