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大暑节气,暑热正施展着淫威,张开硕大的翅膀,放肆狂野地扑腾在广袤的大地上。浦江的葡萄在这盛夏季节尽情地吸吮阳光雨露,浦江葡萄要成熟了
今天一大早,我来到了浦江的葡萄基地黄宅镇曹街村。路两边,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简易的摊位,一把遮阳伞下,竹筛上摆放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
“来,尝尝看,我们这葡萄可鲜可甜了。”待我走近,摊主马上递过一串。摊主是个大概五十来岁的中年妇女,皮肤黝黑,但那笑容格外的灿烂。我也好像来到了自家婶子和阿姨家,毫不客气地坐下来,摘下最亮的一颗,从蒂部周围剥掉一圈皮,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放在嘴巴里一撮,嘴巴一吸,葡萄肉就滑到了嘴里。“好甜哦!”我咂咂嘴,不由得由衷地赞叹道。“大姐,给我装几箱,我今天去杭州见几个朋友。我带一些去给我们那些馋嘴猫吃。”“好的,好的,那可要摘最好的。来,跟我一起到田里去。”说着,她就挎起一只竹篮,递给我一把剪刀。我不想钻到大棚里面去,只是拿着剪刀在园周围摘了一些。“大姐!要摘最好的,这可关系到我们浦江的声誉。”我站在田埂上喊道。“放心好了,你在那里尽管吃葡萄。”只有声音传出来,却看不到大姐的身影。摘好后,大姐还把葡萄做了仔细的修剪,这样串串几乎都是精品。
装好箱后,还欠几串,于是大姐坚持带着我逛葡萄园,她如数家珍,给我介绍哪些葡萄可以摘了,哪些葡萄吃起来更鲜甜,葡萄该怎样种植管理。她抚摸着葡萄串,就像抚摸着自己的孩子,脸上满是慈爱和自豪。
太阳上来了,阳光倾泻在大棚的塑料薄膜上,真的像蒸笼一样。我稍微一动都浑身冒汗。我环顾周围,地上没长一点杂草,路边上堆满了一堆堆的枯葡萄枝,其辛苦程度可以想象。还有路畔栽了茄子西红柿南瓜丝瓜等,长势都很好,在这干燥季节里,想象着每天浇水都忙得够呛。再看葡萄架下的大姐,上衣已经湿透,我忙喊着:“大姐,够了,够了,咱出去吧,真太热了。”
现在成熟的基本是巨峰葡萄,相比较阳光玫瑰,保存时间短。我一拿到杭州,朋友们都啧啧赞叹浦江葡萄好吃。
葡萄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水果。
从7月3日到7月20日,整整17天,我们一行五人到云南自驾游,几乎贯穿整个江西、湖南、贵州,最后到昆明。我们每到一处,安顿好宾馆后,都要到当地的水果店买葡萄。江西葡萄以宜春市丰城市产葡萄最出名,一般是青藤葡萄,味道也还甜美,鲜嫩多汁。其中一种叫“夏黑”葡萄给我留下印象较深,果实圆形,排列紧密,果皮厚,黑蓝色,就像扩大版的蓝莓,果肉脆,汁是淡红色的,非常的甜。因为实在是太甜,细品之下已体会不到鲜。在贵州,我买了几串水晶葡萄,跟当地的摊主闲聊了几句,水晶葡萄是三都县特色水果,小穗,每串几乎都只有一巴掌那么大,果实比较小,相当于我们半个巨峰葡萄,果实排列也很紧密,绿黄色、晶莹剔透,表皮也有一层银灰色果粉。这种葡萄听说是贵州山间野生葡萄培育而成,味道确实很鲜美,酸甜也适中,口感挺好,而且仔细回味,能散发出浓郁的蜂蜜味牛奶味。味道很像我童年时大姨家庭院里种的一株土的青葡萄。可惜,这种青葡萄都极不容易保存,稍微一碰,果实就掉落,第二天它就出水,腐烂。价格六元一斤,我觉得并不贵。云南葡萄很多,据当地人说,阳光玫瑰的故乡就是云南,今年特别便宜,只有十块钱一斤,确实有玫瑰的香味,但我还是喜欢吃我们浦江的葡萄。
一路上,我们边吃着异地的葡萄,边说着浦江的“巨峰”“阳光玫瑰”“美人指”,浦江葡萄最好吃的时候应该是立秋后,过段时间就是葡萄最好的上市时间。
葡萄成熟时,我又要给各地的朋友寄葡萄了,记忆中已经邮寄了六七年了。弟弟在杭州,每到葡萄成熟的时候,他就会列出长长的一单子。有寄到上海北京的,更有寄到广州的。尤其是近几年,浦江葡萄更是漂洋过海,甚至出现在国外很多国家的餐桌上。大概每年的八月中旬,弟弟的圣旨一到,我和他姐夫,总是要起个大早,马不停蹄地驱车来到蒋才文葡萄基地。不瞒你们,没去那里之前,我一直以为“蒋才文”是某个葡萄专业户的名字,怎么也想不到是个村名,这个村绝大多数村民都姓“蒋”,不知道他们的祖先是不是跟蒋介石有渊源。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浦江蒋才文葡萄专业合作社,经营范围非常广泛,种植收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种植技术培训等等,走出了一条专业化合作道路。现在“蒋才文葡萄”已经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说实话,葡萄属于生鲜农产品,很难邮寄。前几年,好像只有顺丰生鲜速递。我们一大早采摘最新鲜的葡萄,到顺丰速递,进行一袋袋真空包装,然后快递公司连夜运送,一般京津沪,第二天就可以到。所以,邮费贵得惊人,往往邮费比葡萄还要贵。因此,经常有人调侃,咱寄的不仅是葡萄,更是一份情怀。现在方便多了,开出了很多寄葡萄的快速通道。
近几年,大家一窝蜂地迷上了“阳光玫瑰”。阳光玫瑰类似于提子,比较坚硬,更易保存运输,而且回味真的有玫瑰的香味。价格也比较贵,最早的时候要四五十块一斤,去年基本回落到二三十元一斤。后来,我寄给朋友最多的就是这种高大上的葡萄,私下里自我安慰,觉得邮费这么贵,寄贵点的才合算。听朋友推荐,我一般到潘宅的“楼氏葡萄”基地采摘。一回生二回熟,后来每次去,楼叔总会递上剪刀,让我亲自去体验剪葡萄。他会在一旁耐心地教我哪些葡萄成熟了。楼叔其实不是浦江人,是义乌人,专门过来,租了几亩地。在葡萄园里搭了处简易棚子,一家人吃住都在这,环境非常艰苦。楼叔全身黝黑,但整天乐呵呵的,他说他就这点种葡萄的本事,也算英雄有用武之地了,而且,一年比一年不愁销路。在葡萄园里,随我吃,完了总要塞我一箱。后来,我也不用冒着酷暑去葡萄园了,我只要给他地址,他都会给我一一寄出,我那些朋友收到后都会赞不绝口,哪里也比不上你们浦江葡萄好吃。
现在葡萄已经成为浦江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每次走在杭州上海的街头超市,经常可以看到特意标明“浦江葡萄”的牌子,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每年的暑假,因为有葡萄,我也就过得特别的甜蜜,而这份甜蜜能跟五湖四海的朋友一同啜饮,更是喜在心头。
“转载请注明出处”
楼利香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