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宁波大学这群师生探寻体育赋能乡村密码

    潮新闻 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陈鸯鸯 陈英英2024-07-31 08:32全网传播量2万
    00:00
    00:00

    巴黎奥运赛场上,中国运动健儿激战正酣,让体育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在宁波大学,有一群大学生也非常关心体育事业,不过他们聚焦的是另一个群体——体育领域返乡创业者。

    今年夏天,7月9日以来,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宁青筑梦•萤火探兴”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以“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创业实践与成效”为主题,深入乡镇、深度访谈,探究体育领域返乡创业者的模式、困境与心路历程,以期为乡村振兴贡献体育智慧和体育力量。

    玥玡湾生态国际庄园调研 受访者供图

    “经济”“教育”“文化”

    师生调研发现三种赋能模式

    体育能不能赋能乡村振兴?

    问出这个问题,你就“out”了。

    据悉,为推动乡村体育高质量发展,建立乡村体育发展新格局,更好发挥体育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体育总局等12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也让许多体育领域创业者坚定了信心,纷纷返乡开启了创业之旅。

    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实践团队调研发现,目前体育领域返乡创业者主要有“经济赋能”“教育赋能”“文化赋能”三种模式,分别专注于休闲健身、青年教育和农文旅体融合,各自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能够有人关注我们这个群体,感到很开心!”邱金草是“教育赋能”模式的典型代表。从浙江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毕业后,她返乡创立了宁波动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探索自然教育与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创业模式。“很长一段时间里,体育运动的价值及其重要性都被严重低估和忽视。家庭教育中,因课后学业忙碌,孩子的运动时间被严重压缩;学校教育中,体育课经常被主学科替代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邱金草相继推出自然徒步、自然体适能等项目,通过“将运动场地搬进自然”与”运动内容链接自然”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没有天花板、没有日光灯的自然环境中科学锻炼,并通过自然情景创设、自然游戏融入等手段激发孩子们的运动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高效完成体能练习。自然户外体适能课程一经推出便受到家长好评,小朋友们通过课程增强了环境适应能力,不但可以有效预防近视,而且培养了旺盛的探索欲。

    动观村调研 受访者供图

    专业运营人才匮乏

    是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最大短板

    毋庸置疑的是,体育运动是链接城乡资源的良好路径。乡村有好生态、好风景、好资源,是拓展全域运动的天然体育场,深深吸引着囿于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不足的城市消费者。

    然而通过调研,实践团队发现在体育赋能乡村的创业中也存在一些困境,主要表现在体育配置乡村资源机制失当、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不足、专业运营人才匮乏等三个方面。

    “当前存在会体育的乡村建设人才留不住,懂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乡村人才多数不懂体育的现象。”团队指导老师陈鸯鸯在带队调研时对这一点感受颇深。

    大茂记乡旅调研 受访者供图

    “没想到体育能够在乡村振兴中有这么多‘用武之地’。”团队成员、宁波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吴俊海表示,“乡村振兴为我们体育专业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让返乡创业青年学子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双重提升。”

    未来,团队还计划进一步访谈更多体育领域返乡创业者和专家学者,不断探寻体育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新模式,为体育领域返乡创业青年学子提供有益借鉴。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