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次获得了银牌,但她永远是我们心中的第一名。”29日,在台州黄岩区上郑乡仙石村,黄雨婷全家人聚在一起,共同为这位浙江小将加油助威。当天下午,在巴黎奥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黄雨婷以0.1环之差获得银牌,最终以一金一银结束了自己的首次奥运征程。
黄雨婷家人在老家收看比赛。共享联盟·黄岩 章鸣宇 摄
比赛虽已结束,但这场赛事却让许多人大呼“太刺激了”。举枪、瞄准、击发,动作一气呵成,黄雨婷与韩国小将潘秀珍两人你追我赶,献上了一场高水平的对决,并都打出251.8环的平奥运决赛纪录的总成绩。就在28日下午,24岁的中国选手谢瑜也在射击男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以沉着冷静的应对,在长时间落后于两位意大利选手的情况下,最终完成逆袭,成功夺冠。
和观众激动心情不同的是,赛场内的射击运动员们看上去都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哪怕最终获奖,也只是淡定地微笑并挥一挥手。这几乎成了射击运动员的特有标签。
7月29日,黄雨婷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众所周知,射击项目偶然性很大,可以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人们也常说,每一位优秀的射击选手,都有一颗“大心脏”,这是射击的必备条件。不过,“大心脏”并非与生俱来,其实是经历了千锤百炼。近日,记者走进黄雨婷的老家以及浙江省射击射箭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看看射击选手的“大心脏”是如何炼成的?
“她从小性格就很沉稳,独立性也强,小时候还学过舞蹈、武术、游泳等等,学什么都特别认真,也有耐心,是那种被骂了也心平气和,下午被骂了,晚上还会跟你说句晚安。”黄雨婷的父亲黄林江告诉记者,射击这条路一路走来,肯定有辛苦的地方,但女儿从来没有说过“不学了,要放弃”这样的话,有时候我们父母看着于心不忍,但她自己想要坚持下去。
低调、踏实,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训练课、打好每一场比赛,也是她的主管教练葛宏砖对黄雨婷的印象。在他看来:“黄雨婷是一个做事很认真的队员,有时候给她施压,她也不怕,这几年也始终保持了一个积极的状态。”
可以看到,坚强的毅力、良好的自控力、认真仔细和耐心,这些都是射击运动员需要具备的素质。而在省射击射箭自行车运动中心,记者对此有了更具象的认知。
射击运动员从装备开始就有点特殊。以10米气步枪项目为例,运动服和运动裤的总重达10斤以上,穿戴的过程也比较费时间,穿上后行动会显得笨拙。每一次训练结束脱下训练服,队员们的衣服几乎都会湿透,但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省射击射箭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巴黎奥运会前,中心上下午都会训练,一般在5小时左右。有时候,队员们就是静静站着、跪着或者趴着,不停地举枪、收枪,在脑子里演练射击的每一个动作。再加上国际射联规定,为了增加射击比赛的观赏性,从2014年开始,决赛现场要播放背景音乐,观众还可以大声高呼“加油”,使用充气棒等道具,为了适应这样的比赛氛围,训练馆也会播放音乐等“动感”起来。因此,对每一位队员来说,更要在周围热闹的环境中心如止水。除了保证每天的训练时长外,更看重的还是训练质量,基本要求就是“专注”,切忌浮躁与心不在焉。
7月29日,黄雨婷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别看射击比赛中运动员大部分处于静止状态,但体能对他们来说也很关键。”该负责人表示,良好的体能是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进行冷静判断的基础,对于射击项目更是如此,持枪手的任何一丝微小波动,对比赛结果的影响都十分巨大。为此,在今年冬训初期,射击队的仅体能训练就占了较大比重,组织了多场体能测试,安排了3000米、6000米、10000米长跑等项目。
当然,射击训练也需要张驰有度。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中心允许省队运动员每周有两个晚上,以及周日休息时,在不影响训练与比赛的前提下外出。“有的喜欢打打乒乓球、台球,男孩子更喜欢篮球,有的喜欢看书。队员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运动爱好是夜骑,大家往往集体行动,一边骑游锻炼身体,一边吹吹太湖的风。”他还透露,今年3月,黄雨婷获得巴黎奥运会入场券回省队短暂调整期间,也邀请了她的家人来这里陪同,当时雨婷的妈妈、妹妹和姨妈都来了,一家人一起去赏梅花、游古镇,很开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