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来临,啤酒配小龙虾,各种肉类、海鲜烧烤……大快朵颐的同时,因高尿酸和痛风而就诊的患者明显多了起来。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肾病风湿科主任陈钦主任中医师表示,连日来,每天接诊将近20名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其中九成是男性。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得痛风?男人的尿酸是如何一步步失控的?陈钦主任今天为大家解析。
4万人中33.8%查出高尿酸
21到40岁年轻人占了大头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体检中心统计了最近医院体检的4万多名体检人员,其中检出高尿酸13740人,占体检人群百分比33.77%,其中男女比例2.56:1。
在这13740位高尿酸人群中,21-30岁占比33.69%,占比最高,31-40岁占比28.27%,位居第二。
医院供图
不难看出,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不低,且呈年轻化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常见代谢性疾病。”陈钦主任说,尿酸是人体内的一种物质,约80%的尿酸来源于人体自身的嘌呤代谢,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另约20%的尿酸来源于摄入的高嘌呤食物。
“这些嘌呤随血液循环至全身,如果含量过高则引起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增加,尿酸就会趁机沉积在循环差、温度低且远离心脏的远端关节,比如最常见的是第一足趾疼痛。男性血尿酸>420umo1/L,绝经前女性>360umo1/L,临床称为高尿酸血症。
“单纯的高尿酸血症可以没有症状,若尿酸长期处在高位,刺激关节滑膜、滑囊、软骨等引起局部红肿热痛、皮温升高等症状,且B超检查关节有尿酸盐沉积,就被定义为‘痛风’。”陈钦主任解释。
简单点说,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病理基础,由高尿酸引起的关节热痛肿胀等急性症状则为痛风。
男性尿酸失控第一步:
受雄激素影响
男人尿酸天生容易高
无论是体检中心的数据,还是门诊的数据,为什么高尿酸血症的男性远高于女性?
“男性体内的雄激素,会阻止肾脏排出尿酸,降低肾脏代谢效率,男性体内的尿酸就会堆积在血液中。所以,男性的尿酸天生就容易高。”陈钦主任说,“这是成年男性血尿酸正常值高于育龄女性的原因,也是男性尿酸容易失控的第一步。”
陈钦主任接诊过一对章姓父子。老章56岁,小章24岁,血尿酸常年超出最大临界值。
老章向来注重养生,生活习惯也蛮好。自从10多年前体检发现尿酸高后,他更是严格控制饮食:不喝饮料不喝酒,家人吃火锅,菌菇、豆腐、海鲜等高嘌呤食物一概不碰,然而血尿酸还是高。儿子小章是高考那年体检发现高尿酸的,当时440umol/L。
“高尿酸会不会是遗传?”谨慎的老章马上又让大女儿去检查。
4年来,儿子小章的尿酸维持在440umol/L。寒暑假期间,倘若生活和饮食不规律,小章的尿酸就会升到480umol/L,甚至超过500umol/L。而老章的女儿,尿酸值始终在200umol/L上下,属于正常范围。
虽然没有任何症状,父子俩很警惕,决定防患于未然,来找陈钦主任。
陈钦主任解释,高尿酸确实有家族聚集的情况,且多见于男性,父子俩或祖父子三辈同时患有高尿酸血症的不少见。但这不属于遗传性疾病,而是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基因缺陷。
“上述提到,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嘌呤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有多种酶的参与,部分患者由于酶的先天性异常代谢发生紊乱,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导致尿酸始终处于高位。加上雄激素的影响,有高尿酸家族史的男性尿酸就容易失控。”陈钦主任说。
“女性痛风一般发生在绝经后。育龄期的女性,由于体内的雌激素可以促进尿酸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血液中的尿酸水平通常会低一些。因此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给人‘传男不传女’的错觉。”
对这种天生高尿酸的人群,陈钦主任表示,日常要低嘌呤饮食,多喝水,定期复诊,防止尿酸失控。
男性尿酸失控第二步:
胡吃海喝
血尿酸持续升高引发痛风
“事实上,早期的血尿酸增高多在体检中被发现,但往往因为没有症状不被患者重视。先天就容易尿酸高的男性,如果不控制饮食,继续胡吃海喝,摄入过多高嘌呤食物和果糖含量高的饮料,就会进入尿酸持续增高期。”
陈钦主任说,“当尿酸在关节沉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出现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B超检查有痛风结石或痛风石。这就到了尿酸失控的第二个阶段——痛风急性发作期,大部分患者都是在此时就诊。”
比如17岁的少年小张,有一天起床发现自己右脚大脚趾又红又肿,摸上去微微发烫。小张心想可能是昨天踢足球踢伤了没察觉,没当回事。
结果当天凌晨,小张在尖锐的疼痛中惊醒,感觉像是有人拿着钢钉在一下一下地扎,痛得大汗淋漓。
医生了解到,小张平日里喜欢吃炸鸡、火锅、烧烤,几乎每天喝饮料,有时候一天两三瓶,把饮料当水喝,还爱熬夜,经常打游戏到半夜1、2点。
进一步检查显示,右足第一趾间关节痛风结晶形成,血尿酸765umol/l。
来源:视觉中国
男性尿酸失控第三步:
血尿酸长期不下降
引发肾功能不全
“如果血尿酸长时间不降,尿酸盐会持续在关节、软组织沉积,出现关节痛风石;若在肾脏内沉积,则出现尿酸盐结石,甚至发生肾功能异常、尿酸性肾病等。这是尿酸失控的第三步。”陈钦主任解释。
所以,“高尿酸血症→痛风→肾功能不全”,男人的血尿酸就是这样一步步失控的。
68岁的老王,痛风多年反复发作不重视,结果引起了肾功能异常。
“规范治疗近一年后,老王的生活质量还算不错。不过,他的经历还是值得给其他高尿酸患者敲响警钟的。”陈钦主任说。
早在10多年前,老王的血尿酸就出现了异常,但他从来没放在心上,不但不去治疗,还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尤其爱吃海鲜、爱喝酒。
7年前,老王因为脚趾关节疼痛被确诊为痛风。治疗后,疼痛过去,他又回到了从前炫海鲜喝老酒的生活。每次关节痛发作,他都到药店买点“止痛片”对付过去。有时候吃一颗效果不好,就吃两三颗。按他的话说就是“即使吃止痛药也不能妨碍我吃海鲜”。家人多次劝说他到医院好好检查,老王总是摆摆手。
去年7月,老王关节痛反复发作,一个关节好了另一个关节又痛了,似乎没了间歇期。此外,他还出现了腰腹疼痛的不适,这才急忙前往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肾病风湿科。
一检查,老王不光尿酸高,尿中出现了痛风结晶,肾功能也出现异常,血肌酐212umol/L,肾小球滤过率仅26ml/min。参照老王年龄,正常肾小球滤过率应〉60ml/min,如果低于15ml/min,就属于慢性肾脏病5期,接近肾透析阶段。他立刻被安排住院。
“痛风急性发作疼痛时,不少患者常常自行服用非甾体止痛类药物。但长期使用止痛药会出现肾脏间质损害,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住院期间,陈钦主任为老王制订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降尿酸等。
所幸,经过对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老王的关节痛明显缓解,血尿酸和血肌酐都恢复了正常,度过了痛风急性发作期。
出院后,陈钦主任叮嘱老王,痛风缓解期仍然需要管理干预,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并强调缓解期服用促排类降尿酸药物时,喝足量的水。
精彩内容推荐
点击获取
▼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