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新闻到见解,字里行间读懂社会万象。
有观点有思想,智慧碰撞把握时代脉搏。
让我们一起《读端》,一起“潮”。
本期嘉宾是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
图片由AI共同创作
7月25日上午,浙数文化与浙大科创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多方探索设立概念验证基金。
浙数文化与浙大科创集团的合作,将锚定泛数字经济等赛道开展概念验证、科技成果转化和投资工作等。通过探索促进产业落地、人才合作、资源共享、生态赋能、技术合作等方式,以应用场景验证联合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科创成果落地转化,支持和培育一批创新项目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系统推进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详情点击>>
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
浙数文化与浙大科创集团合作,探索设立概念验证基金,开辟泛数字经济新赛道,浙江和杭州又多了一家冠名概念验证的创投机构。
概念验证是近些年从国外引进的一个新词,英文叫Proof of Concept,简称POC。它通常是科研成果在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进行全面开发之前,进行的一种小规模实验或原型开发,以验证核心想法是否有效,并评估其是否值得进一步探索。科技创新尤其是前沿和颠覆性技术,能否产业化,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概念验证是创投机构规避和分散风险的重要手段。
概念验证的主要功能包括:1、技术验证:通过构建原型或进行小规模实验,验证想法或技术的技术可行性。这有助于在早期阶段发现潜在的技术难题,并及时进行调整或改进。2、需求验证:验证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和用户期望。通过与用户或潜在客户的交流,收集反馈意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品功能。3、风险评估:评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等。这有助于项目团队提前制定应对策略,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
概念验证可以将研究人员和科研团队的研究思路和初期成果转化为可初步彰显其潜在商业价值的技术雏形,从而为创投机构提供投资决策参考,包括是否提供早期资金、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和客户,等等。这是创新方法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创新活动,在项目开发和科研成果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越来受到各地的重视和青睐。
江苏、广东、浙江、四川等省份已发布了与概念验证相关的政策文件。2022年11月,杭州市发布了《杭州市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并提出打造全国颠覆性技术转移先行地和全国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之都。目前杭州已布局两批共30家概念验证中心,主要依托浙江大学、西湖大学、浙大城市学院等高校,之江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等研究院以及相关领域企业;覆盖了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其中共有7个为生物医药领域。截至2024年1月,杭州市第一批15家概念验证中心已挖引入库项目756个、验证项目357个、转化落地项目193个,项目获投融资44.74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概念验证是一个科技创新产业转化链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但能不能担负起这个重要责任也是需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的。这方面,中国还缺少专业人才,更需要大量概念验证的实践和案例。这既是后发者的劣势,也是优势之所在。关键是化概念为具体、变理论为实践,这是需要发奋努力的,使之名符其实。希望冠此名的机构,潜心研究、大胆实践、求真务实,尽快形成中国自身的经验、标准和模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