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纳河畔跑酷的开幕式,让戏剧工作者有些小激动:公共空间演出要火

潮新闻 通讯员 陈叶雨 记者 马黎2024-07-27 05:00全网传播量10.2万
00:00
00:00

塞纳河水,燃烧的钢琴,镜头上的雨珠,人类的想象力被包容在自然之中。

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世界各国的观众跟随神秘火炬手在塞纳河畔跑酷,在巴黎的夜晚、雨水,在历史和艺术中穿行。

205个代表团的85条游船,沿着塞纳河从东向西航行,途径巴黎圣母院、新桥、卢浮宫、协和广场等经典的地标性建筑,最终在耶拿桥上岸,抵达埃菲尔铁塔对岸的特罗卡德罗广场。在开幕式的最后,杜乐丽花园内的主火炬台——一只热气球被点燃升空。

在现代奥运会历史上,除了首次将开幕式搬到城市中心,这届炸裂视觉的开幕式还有个首次——首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中心地带举行:巴黎——塞纳河畔(Paris, Banks of Seine)。

作为本届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主办国,法国有 52 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此前,巴黎奥运火炬接力就途经约三十处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的遗址。

更应景的是,这几天,第4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简称世界遗产大会)正在印度举行。大会上,巴黎——塞纳河畔提交了保护状况报告,除了汇报过去几年备受关注的巴黎圣母院重建工作部分,还包括关于几乎与大会同时召开的巴黎奥运会的内容。报告已顺利通过。

距离上一次巴黎奥运会已经过去整整百年,在城市重要核心地带成为世界遗产后再次召开奥运会,也使得巴黎——塞纳河畔这一遗产地及其现状备受关注。

“巴黎——塞纳河畔”(Paris, Banks of Seine)于1991年12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遗产地既包含巴黎圣母院、圣礼拜堂这样单体建筑的杰作,也包括奥斯曼规划的对19-20世纪城市规划影响深远的宽阔广场与林阴道。遗产范围包括从苏利桥(Pont de Sully)至莱纳桥(Pont d'lena)之间塞纳河两岸的一系列空间和建筑,总面积约365公顷。这一范围的选择体现了巴黎城市塞纳河下游的特点,即皇家城市、贵族之都,层层历史在塞纳河畔和谐相容。

塞纳河畔© Ko Hon Chiu Vincent

潮新闻记者今早介绍了开幕式艺术总监、戏剧导演托马斯·乔利,一觉醒来,这场开幕式再次验证了这位戏剧新锐超强的室外“作战”和控场能力(戳这里回顾)。其实在筹备阶段,他邀请了历史学家、编剧、小说家、剧作家共同筹划这次演出脚本。他说,希望“捍卫河流(塞纳河)、风、法国传统和所有规则”。

开场短片中,人们拿着火炬,登上小船,在地下暗河中穿行,bgm是致敬《歌剧魅影》,但很多戏剧爱好者会想到托马斯·乔利在北京上演的戏剧作品《美杜莎之筏》中的小船。

今早潮新闻记者的朋友圈里,几位戏剧工作者有些小激动:公共空间演出要火了。

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乔利说:“我来自公共剧院,法国公共剧院的理念是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15年来,我的目标一直是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演出。”“法国是一个不断被建构、解构和重构的故事。它是活的,保持着活力。”

说回“公共空间”,这是戏剧人可以尽情展示和表达的空间,而在世界文化遗产领域,法国首都的许多重要纪念碑,都建在塞纳河畔或俯瞰塞纳河的角度上。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圣礼拜堂是中世纪的建筑杰作;新桥展现了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神;马莱区和圣路易岛区的连接证明了17和18世纪巴黎存在城市规划。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卢浮宫、荣军院(Invalides)、军事学院(Ecole Militaire)和造币厂(Monnaie)等法国古典主义最杰出的建筑都位于河岸。塞纳河畔有许多 19 世纪和 20 世纪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的保留建筑,埃菲尔铁塔是举世公认的巴黎标志和钢铁建筑。圣路易岛(Ile Saint Louis)、马拉凯(Quai Malaquais)和伏尔泰(Quai Voltaire),以他们17至18世纪意义深远的巴黎建筑重要代表,成为建筑和城市融合一体的典范。拿破仑三世时期由奥斯曼建造的大型广场和林荫大道影响了全世界的城市规划,尤其是拉丁美洲的大城市。

开幕式中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画面,就是“古监狱喷出鲜血”。镜头来到西岱岛巴黎古监狱,窗内是手捧断头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窗外高台上,法国死亡金属乐队Gojira(曾获第64届格莱美颁奖礼最佳金属乐表演提名)登场了。红色的烟火弥漫监狱。

玛丽·安托瓦内特是路易十六的王后,也是法国大革命前的最后一位王后,1793年,她和路易十六双双被送上断头台,象征着法国走向共和。浙江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新书《法兰西的兴衰:从立国到当今》中,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吕一民就专门写了这段法国大革命历史。

“喷血”的巴黎古监狱(La Conciergerie),是巴黎昔日的王宫和监狱之一,位于巴黎市政厅以西,就在巴黎圣母院旁边。它是大型建筑群司法宫(Palais de Justice)的一部分。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许多囚犯从这里送往巴黎各处上断头台。该监狱在1914年退役,作为国家历史遗迹向公众开放。今天这里是一个热门景点,但是只有一小部分向游客开放,大部分仍用于巴黎法院。

在接下来的两周,塞纳河畔还将举办一系列巴黎奥运会赛事,有意思的是,在场馆的选取上,巴黎奥运会采用了许多历史悠久的地标作为比赛用地。除埃菲尔铁塔、战神广场和亚历山大三世桥,凡尔赛宫、大皇宫和荣军院等历史文化建筑也成为了比赛用地——

埃菲尔铁塔将举行沙滩排球比赛,香榭丽舍大街举行柔道和摔跤比赛,在亚历山大三世桥举行马拉松游泳比赛,在大皇宫举行击剑和跆拳道比赛,在荣军院广场举行射箭比赛,在协和广场举行霹雳舞、小轮车自由式比赛、滑板比赛和3x3篮球比赛,以及铁人三项、自行车和田径比赛。凡尔赛宫和凡尔赛公园自 1979 年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这里也将举办马术比赛。

从这点来看,真的很凡尔赛。

为了确保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主办方与法国建筑师协会(ABF)合作实施保护措施,比如,必要时在协和广场铺设钢板,以保护地面免受重型基础设施的负荷;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树木和植被也在筹备阶段得到了保护。

【多了解一点】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不仅是巴黎的地标,也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的典范。它始建于1163年,由路易七世国王下令建造,直到1345年才完全建成。这座教堂见证了法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包括拿破仑的加冕典礼。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里,巴黎圣母院面临年久失修的危机。1831年,维克多·雨果为拯救巴黎圣母院而写了小说《钟楼怪人》。小说的成功刺激了初生的历史保护运动,并促进了哥特式建筑的再次复兴。1844年,国王路易·菲利普下令修复圣母院。2019年4月15日18时50分左右,在进行修复工程的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火灾摧毁了圣母院的屋顶和尖顶,所幸教堂的主体结构完好无损。重建工作正在进行中,大教堂预计于2024年12月8日重新开放。

新桥

新桥(Pont Neuf)虽然名为“新桥”,但它实际上是巴黎现存最古老的桥梁,也是塞纳河上第一座桥面上没有建房屋的石桥。由于没有房屋,桥面宽度达到当时罕见的28米,并新增了人行道。它建于1578年,由亨利三世国王下令建造,直到1607年才完工。新桥不仅是连接塞纳河两岸的重要通道,也是许多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包括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集会和示威。

造币厂

巴黎造币厂(Monnaie de Paris)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造币厂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864年,创造了持续运营时间记录。彼时查理二世希望重新设计克朗币,试图使在卡洛林帝国(Carolingian Empire)统治下分裂的国家再次统一。尽管几个世纪以来,工坊的数量不尽相同,但它们总是毗邻国王的寝宫。现在,造币厂负责为法国铸造欧元硬币和黄金、白银类收藏品,制作法国官方勋章(如荣誉军团勋章、国家功勋勋章等),还会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造币厂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其内部装饰华丽,反映了法国的金融和艺术传统。

这次巴黎奥运会的奖牌就是在法国造币厂铸造的,上面嵌有埃菲尔铁塔的碎片钢材。

卢浮宫

卢浮宫(Musée du Louvre)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最初是作为堡垒建造的。玻璃金字塔1980年代由建筑师贝聿铭设计,在当时引发极大争议的玻璃金字塔,如今成为现代与古典结合的经典之作。

卢浮宫收藏了从古代文明到19世纪的艺术品,其中最著名的三个女人是断臂的维纳斯、胜利女神像,以及《蒙娜丽莎》。1911年,《蒙娜丽莎》被盗,幸运的是,两年后被找回。

而开幕式上,丢失的《蒙娜丽莎》被发现藏在水中,小黄人成了偷走《蒙娜丽莎》的“嫌疑人”,很多人喜欢这段设计。

杜乐丽花园

杜乐丽花园(Jardin des Tuileries)是巴黎市中心的一个大型公园,由凯瑟琳·德·美第奇于1564年创建。1871年,在巴黎公社时期,杜乐丽宫作为王权和皇权的象征,被骚动者一把大火付之一炬,从此再未重建,唯有这座御花园幸存至今。这个花园曾是法国王室的私人花园,如今是市民和游客休闲的好去处。杜乐丽花园不仅是巴黎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许多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的举办地。

奥赛美术馆

奥赛美术馆(Musée d'Orsay)位于塞纳河左岸,是一个专门收藏19世纪艺术作品的博物馆。这座建筑曾是为1900年世界博览会而建的火车站,1972年,把火车站改造成博物馆的提议得到了时任法国总统蓬皮杜的支持。1986年改造成博物馆。奥赛美术馆的藏品包括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大师的作品,如莫奈《撑阳伞的女人》、雷诺阿《煎饼磨坊的舞会》、梵高《罗纳河上的星夜》等。此外,奥赛美术馆与电影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电影在此取景或受到其藏品的启发。

荣军院

荣军院(Les Invalides)是一个军事博物馆和退休军人的住所,由路易十四于1670年建立,路易十四在遗嘱中写道:“在所有我统治期间所兴建的建筑,没有一所能及皇家荣军院对国家更重要。”这里最著名的是1861年迁葬来的拿破仑·波拿巴的陵墓,以及法国军事历史的展览。荣军院的教堂是法国军事荣耀的象征,也是许多法国将军的安息之地。

荣军院里的拿破仑棺

协和广场

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是巴黎最著名的广场之一,位于塞纳河北岸。广场上有一个巨大的埃及方尖碑,由埃及政府赠送给法国,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象征。协和广场始建于1757年,1763年以当时的国王命名为路易十五广场。法国大革命期间,路易十五雕像被推倒,这里也改名为革命广场。不久,革命广场上立起了断头台,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都在这里被处决。1795-1799年的督政府时期,这座广场更名为协和广场。19世纪,这座广场更名数次,最终定名为协和广场。

大皇宫

大皇宫(Grand Palais)全称香榭丽舍大皇宫,是一个巨大的展览中心,位于协和广场附近。它建于1900年,是为了世界博览会而建的展览馆,正面长240米、高43米,和小皇宫及亚历山大三世桥修建于同一时期。大皇宫以其宏伟的玻璃穹顶和丰富的艺术展览而闻名。这里是现巴黎美术博物馆所在地,经常举办各种艺术展览、科学展览和文化活动,是巴黎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凯旋门

凯旋门(Arc de Triomphe)位于巴黎市中心的戴高乐广场,是拿破仑为纪念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胜利而建。凯旋门内部刻有所有法国将军的名字,是法国军事荣耀的象征。每年11月11日,法国的国殇纪念日,总统会在此举行纪念活动。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Eiffel Tower)是巴黎的标志性建筑,由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建于1889年,是世界博览会的保留建筑。伴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可能性,在19世纪,出现了建造高层建筑物的想法。埃菲尔铁塔的主要结构工程于1889年3月结束,5月15日向公众开放——尽管当时电梯还没有完工。这座铁塔在落成时是世界上最高的人造结构,德国传奇考古学家海因里希·谢里曼在登塔后称赞该结构是工程能力的奇迹,没有它,巴黎世界博览会将毫无吸引力。埃菲尔铁塔不仅是巴黎的象征,也是法国工业革命和工程技术的代表。这届奥运会和残奥会上,每一枚奖牌都镶嵌着一块来自埃菲尔铁塔的铁块。

夏乐宫

夏乐宫(Palais de Chaillot)和特罗卡德罗花园位于埃菲尔铁塔对面,它是为 1937 年世界博览会而建,取代了为 1878 年世界博览会而建的特罗卡德罗宫 (Palais du Trocadero)。如今,夏乐宫周围的花园只剩下“特罗卡德罗”这个名字。在旧特罗卡德罗宫的花园有两个大型动物雕像,犀牛和大象。它们在拆除旧宫时被移走,自1986年以来安放在奥赛美术馆入口的旁边。夏乐宫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古典建筑,现在是一个文化和艺术中心,包括剧院、博物馆和展览空间,是巴黎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