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三伏天养生先祛湿 快停下这些“加湿”行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7-27 04:18全网传播量91.2万
    00:00
    00:00

    为什么进入三伏天后

    人体更易有湿气?

    湿邪不除,越积越毒?

    哪些信号可能说明体内有湿气?

    人体自带“祛湿器”是哪两个穴位?

    想祛湿喝什么?

    哪些习惯是身体的“加湿器”?

    一起来看看吧~

    01

    湿邪不除,越积越毒?

    三伏天天气炎热、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此时湿气容易侵袭人体,而湿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除此之外,由于天气炎热,有的人此时喜欢吃一些偏凉的食物,比如冰饮料、冰西瓜等,对人体脏腑功能也会产生影响。

    如果此时不重视祛湿,到了冬季,就可能会出现很多疾病,比如胃肠不适,容易出现腹痛、腹泻,或者出现呼吸系统疾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湿邪不除,越积越毒”。因此,一旦察觉到体内有湿气,就要及时祛湿。

    02

    5个信号帮你识别湿气

    1.睡眠充足却依旧困倦

    如果睡眠比较充足,但起床后还总觉得困倦、乏力、头发沉、打不起精神,或者是觉得身上像有东西裹着一样,不想动,那么就要怀疑身体里是不是有湿气了。

    2.大便总是黏黏的

    大便容易黏在马桶上,或者使用手纸反复擦也擦不干净,也说明体内可能有湿气。

    3.刷牙时感觉恶心有痰

    有些人一刷牙就感觉恶心,嗓子里边也总是感觉有痰吐不出来,也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

    4.晨起后小腿总是发酸发沉

    晨起后,感觉小腿后边发酸、发沉,也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

    5.舌头有齿痕,舌苔白腻或黄腻

    健康的舌头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薄白的舌苔,没有齿痕。

    如果体内有湿气,舌头两边就会出现齿痕,也就是一些小的牙印,舌苔则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说明体内可能有寒湿;

    舌苔粗糙或比较厚、发黄、发腻,说明体内有湿热。

    03

    三伏天如何祛湿?

    拍打肘窝或腘窝

    操作步骤:

    四指紧紧并拢,用手指指尖拍打肘窝或者腘窝,注意要垂直拍打,不要前、后、左、右来回蹭,拍打力度以不感觉疼痛为宜,每个部位拍打3分钟即可。

    禁忌人群:

    1.骨质疏松人群

    骨质疏松如果严重的话,用力拍打可能会加重骨折风险。

    2.皮肤溃疡人群

    尤其是在肘窝或腘窝位置有溃疡的人群,如果拍打可能会加重溃疡。

    3.有出血性疾病人群

    拍打容易引起出血加重,不利于疾病恢复。

    穴位按摩:尺泽穴+委中穴

    尺泽穴位置:

    将手微微弯起来,攥个拳头,在肘横纹位置,来回拨动时会感受到一根非常硬的筋,这个筋的外侧就是尺泽穴。

    委中穴位置:

    腘窝横纹正中央就是委中穴。

    操作步骤:

    两个穴位操作步骤一致,先找准穴位,然后顺时针按揉20次,接着再逆时针按揉20次,按揉力度一般以有酸胀感为宜,每个穴位按揉3分钟即可。

    04

    不同体质人群 想祛湿喝什么?

    针对不同体质人群,中医在治疗方法和用药上也不一样,常见湿气重的情况,可以分以下三种:

    1.湿热人群

    湿热人群,一般多见面垢油光、口苦、舌苔黄腻等症状。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可以试试用生薏米煮粥祛湿,粥里也可以加点赤小豆。

    2.寒湿人群

    寒湿人群,一般多见手脚冰凉、脸色苍白、唇色淡、容易感到疲劳等症状。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可以试试用炒薏米煮粥,粥里不建议加赤小豆。

    3.痰湿人群

    痰湿人群,一般多见头昏沉、周身困重、乏力、舌偏胖大等症状。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可以试试茯苓薏米代茶饮。

    茯苓薏米代茶饮

    取5克茯苓、5克薏米,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即可。

    05

    快停下这些“加湿”行为

    1.久坐不动

    运动少的人,经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重表现。坚持运动可有效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湿气排出。

    2.洗澡后不及时擦干身体、头发

    洗澡后,要及时、充分擦干身体,包括脚。还要及时吹干头发,头发还湿着时不要直接入睡。

    3.常熬夜

    如果到了休息时间还不睡觉,肝脏得不到休息,身体就容易出现头晕、脑袋发胀、眼睛干涩胀痛等肝胆湿热症状。

    4.偏好肥甘厚味

    肥甘厚味是指辛辣油腻、甜腻的精细食物,或者味道浓厚的食物。过量食用油腻食物会伤害脾胃,降低其运化能力,从而助长湿气生成,停留在体内。

    5.贪食生冷

    贪食生冷、酒饮及饮食不规律的人群,更容易生湿。

    三伏天祛湿小贴士

    1

    5个信号帮你识别湿气

    睡眠充足依旧困倦;大便总是黏黏的;刷牙时感觉恶心有痰;晨起后小腿总是发酸发沉;舌头有齿痕、舌苔白腻或黄腻。

    2

    人体自带“祛湿器”

    尺泽穴+委中穴。

    3

    不同体质祛湿这样喝

    湿热人群:生薏米煮粥;

    寒湿人群:炒薏米煮粥;

    痰湿人群:茯苓薏米代茶饮。

    4

    5个习惯是身体加湿器

    久坐不动;洗澡后不及时擦干身体、头发;常熬夜;偏好肥甘厚味;贪食生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