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短短10天,却收获满满。”
“乡村振兴是我今后人生奋斗的舞台。”
“明年,我还会再来美丽的玉环。”
……
7月8日至16日,在浙江外国语学院派驻玉环市楚门镇东西村农村指导员杨秀中的牵线搭桥下,“文玉奇缘 逐梦海丝”社会实践团队走进玉环市楚门镇,开展企业出海调研、美丽乡村调研等实践活动,为当地文化和企业发展注入浙外力量。
受访者供图
一线调研,助力玉环企业出海
为深入了解玉环市外贸型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助力企业出圈出海,实践团队先后深入达宝水暖、怡泛科技、海鸥阀门等10余家企业一线,通过实地走访、座谈等形式,了解当地外贸型企业发展情况,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空间。
玉环是全国最大的阀门水暖、汽车摩配、洁具生产出口基地,外贸型经济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先后经历了起步、成长、变革和腾飞等4个阶段。近年来,由于专业人才队伍储备不足、产业转型升级受阻等,外贸提质和增量受到限制。
从苏泊尔炊具到中捷缝纫机,从梵盛流体水暖阀门到浙江新环真空泵汽摩配……这些以往很少在大学生视野里出现的行业和生意,却成为他们洞悉浙江民营企业的一扇窗。面对近20小时的语音记录和近4万字的访谈笔记,实践团队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整理,形成了1万字的调研报告。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玉环人,22英语专业的姚瀛瀛表示,通过调研,对家乡企业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也更加坚定学好外语的决心,希望毕业后助力家乡企业更好地走向世界。
受访者供图
文化赋能,助力结对帮扶村蝶变
玉环文化看楚门,楚门文化有东西。作为玉环文化第一村,东西村人文底蕴深厚,有唐代古刹、宋代古樟、千年关庙、明代古墓、明国碉楼等历史文化遗迹。如何激活这些宝贵资源,赋能乡村振兴,是本次调研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实践现场,队员们在老村支书的带领下,实地走访了该村各重要路段点位,听取了对村庄特色亮点及布局规划等情况介绍。队员们紧扣美丽乡村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村庄亮点展示、文化植入、未来规划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
“这次实践,我们设计出了村标、标语,后期还会推出双语宣传册、宣传片。能用自己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真的是件幸福的事情。”谈及实践收获,22艺术与科技专业的徐昕瑶非常兴奋。
受访者供图
据悉,此次社会实践是浙外针对玉环市楚门镇开展的乡村振兴结对帮扶系列举措之一。接下来,浙外将以结对帮扶单位楚门镇东西村为支点,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引入智库力量,在玉环产业发展、人才振兴等方面寻找突破口,积极探索“以点带面”的帮扶新路径。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