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国家版本馆说演团:趣读版本故事,润泽悠悠童心”团队,在指导老师冯翠典的带领下,分别前往钱塘区向阳幼儿园和西湖区黄龙和山幼儿园开展了“版本文化润童心”活动,帮助丰富暑期托管内容,让孩子们领略版本文化的奇妙和乐趣,在快乐中增长知识,促进版本文化的传播。
小队赴杭州市西湖区黄龙和山幼儿园实践 受访者供图
三次参观,精选版本文化
为打造本次版本课堂,团队成员共计前往杭州国家版本馆三次,进行参观学习,整理挑选适合儿童的版本文化资源。在首次参观杭州国家版本馆时,团队成员便发现,版本馆虽拥有丰富的古籍和现代文献,但其文字往往晦涩,缺乏现代儿童能理解的语境和故事背景。因此产生了构建儿童向版本课堂的想法,希望版本文化可以流向儿童,以此促进版本文化的传播。
随后,该团队组织了全体团队成员和指导老师展开了第二、第三次的版本馆学习之行,深入了解版本文化知识,挖掘版本馆的展览资源及其适合幼儿的教育潜力。团队成员从版本馆的资源里面挑选出适合儿童的内容,结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多次讨论模拟,设计相关课程活动,孩子们提供更为有效和有趣的版本文化学习体验。
小队赴杭州国家版本馆实地调研 受访者供图
运行实践,开展版本课堂
团队坚持活动化方向,打造版本课堂。依据具身认知理论,本团队注重活动参与性,引导版本文化入校园。课程以“一展一印记”为线索,打造如:我以我笔绘家谱、神奇的印刷术、我的小小书等儿童化、趣味化的活动,带领孩子们开启一场版本之旅。并将版本文化与儿童生活实践结合,让儿童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亲身感受版本文化。
成员准备材料和活动模拟 受访者供图
1.生活印记——版本馆初识
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小老师们带领着孩子们走进了杭州国家版本馆。通过图片欣赏和故事讲解,孩子们从如字典、人民币等生活印记中,逐步了解版本是什么,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版本的特点。孩子们还绘制了“我的梦想版本”,用画笔描绘了自己对于未来期待和设想,创作出独属自己的《梦想》版本。
孩子们创作自己的《梦想》版本 受访者供图
2.刻本印记——神奇的印刷术
在活动中,小老师与孩子们共同欣赏了关于活字印刷术的趣味视频,一起讨论了印刷术的重要作用。从“看一看”“谈一谈”到“做一做”,孩子们用不同的蔬菜材料来亲手尝试神奇的印刷术。用菜梗印玫瑰,用秋葵印星星,用青椒印云朵……孩子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蔬菜涂鸦造型,并为涂鸦造型添画,用自己的想象渲染了一张张美丽的画卷。
孩子们的蔬菜印刷作品 受访者供图
3、家族印记——我以我家绘家谱
在课堂中,小老师们给孩子们展示了版本馆中独具中华特色的各家家谱,介绍了家谱的概念。随后,孩子们在小老师的指导下,以家谱树的形式用彩笔绘制了自己的全家福。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们一步步理清家庭关系,了解家族的历史和传承,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孩子们的家谱树作品 受访者供图
4.装帧印记——我的小小书
在最后一节课上,小老师们通过出示图书照片,为孩子们介绍版本馆中多样的装帧技术,包括卷轴装、蝴蝶装、旋风装等。通过亲自示范,引导孩子们将前三节课的实践成果进行“古书装帧”,制作属于自己的小小书。在装帧的过程中,孩子们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加深对中华传统装帧技术的理解,深刻体会到了版本文化的美妙之处。
孩子们的小小书作品 受访者供图
此次“版本文化润童心”活动获得了幼儿园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活动的开展成功丰富了幼儿园暑期托管的内容;孩子们也在活动中,走进版本文化,领略版本文化的魅力,提升了自己的审美能力。使幼儿对于版本文化的兴趣得以培养,进一步促进了浙江版本文化的传播。
复盘总结,提升课堂推广力
在本次“版本文化润童心”课程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对版本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复盘讨论和全面反思。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丰富独特的版本课程体系。
除线下课程外,本团队对视频、音频、照片、文字和幼儿作品进行收集,创建“版本文化润童心”公众号,并与多所幼儿园展开合作。多管齐下提高课程推广力度,期望版本文化更多惠及儿童,促进版本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成员的复盘讨论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