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东方狂欢节”的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什么能够秀出全网最炫的民族风?彝族刺绣,是如何从“穿在身上的历史”,成功融合传统与时尚创造出现代潮流服装的……
为推动浙江与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地区文旅事业的交流合作,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共同组织的2024“文旅筑梦·山海同心”浙川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文旅交流宣传活动于今天启程。
随后一周,浙江文旅行业专家学者、文旅达人以及主流媒体等20余人共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探访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成果,开展一系列座谈培训、非遗传承人对话、文旅资源推介和直播等活动,赋能凉山州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本次活动得到了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驻川工作组的支持。
行程路线
两场座谈培训、两次文化交流
文旅新思维助力精神与物质共富
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凉山州,自古是通往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古风古韵浩荡悠长,山清水秀风光无限,文旅康养气象万千。
凉山州盐源县泸沽湖。据视觉中国
自2021年浙川东西部协作启动以来,两省持续深化人才交流互鉴、资源互通共融、客源互推互送等文旅举措,今年6月新一批浙江援川挂职干部们进驻巴蜀大地,持续推动当地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旅筑梦·浙有真情”对口系列公益活动,是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联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自2020年起策划打造的浙江对口系列公益活动,4年来已相继开展“文旅筑梦·西行记”“文旅筑梦·发现极地那曲”“文旅筑梦·浙川聚力”“文旅筑梦·浙吉合作”等活动,以文旅力量探索共建合作新模式,推介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民俗风情和文旅产品。
“土特产”如何成为发展“金饽饽”?在凉山州首府西昌市,浙江文旅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学者、文旅企业家将与凉山州文旅单位开展交流座谈会,探讨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与此同时,浙江省休闲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毛水根将开设主题培训,分享浙江经验,助力凉山州寻找文旅促共富的发展策略。
大山大水形成的独特地理,造就了凉山州璀璨多彩的人文资源。
彝族刺绣。据视觉中国
在西昌市期间,浙江美术馆和凉山州文化馆还将联合举办“南山盈藏·浙江美术馆藏浙江近现代名家书画展”,并签订展品捐赠协议,赋能凉山州优秀文化艺术产业实现创新性发展。此外,在当地彝族服饰非遗工坊内,中国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杭绣非遗产传承人金家虹将对话彝族刺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研究非遗如何进一步融合时尚,激发新需求、拓展新市场。
四场视频直播推介
打卡农历六月最“热情”的凉山
六百年沧桑多变幻,一朝涅槃显芳华。为最大限度保护建昌古城的历史肌理、历史街巷、空间尺度和景观环境,2021年,西昌市启动建昌古城保护更新项目,1000余名匠人精心修复修缮200余栋传统民居、19处不可移动文物和7处历史建筑,保留复原南街、北街、涌泉街3条历史文化街区和仓街、府街等街巷。抢救性保护修复建平门、四牌楼和建昌古城墙,标记、收集、修复8口古井、287株古树和万余件老物件。
建昌古城。据视觉中国
行走在青砖灰瓦、雕花飞檐之间,文旅达人、浙江旅游KOL(金牌导游)胡娜娜邀你深入这座西昌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探寻它的历史之美、文化之美。
时值夏日,热情似火。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举行的火把节,是凉山彝族众多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浓的节日,传达着热情奔放的生活态度和质朴沉郁的生命观念,被称为“东方狂欢节”。
7月28日的凉山彝族火把节开幕式、7月29日的西昌火把狂欢夜,潮新闻将第一时间直播现场盛况,此外还将带你走进火把节特色集市,融入这个崇尚火的民族,在火光映红天际的欢乐场景中感受凉山人的热情好客。
四川凉山彝族传统普格火把节。据视觉中国
行程中,金牌导游和网红主播还会深入盐源县泸沽湖草海、普格县螺髻山景区、西昌市邛海旅游度假区及大石板古村落等著名景区景点,向全网用户推介凉山州的浪漫夏日和避暑攻略。
潮新闻记者将全程展开行进式报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
陈棠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