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城有“范”丨县域经济“内功”怎么练?看嘉善经开区出招

潮新闻 记者 顾雨婷 共享联盟·嘉善 郁林强 曹起铭 胡引凤 郁丽芳 通讯员 沈一帆2024-07-25 09:00全网传播量1.1万
00:00
00:00

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一景。

争分夺秒屯库存,亿元订单接到手软,新项目9月份设备进场……落户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4年,浙江翠展微电子有限公司在发展“快车道”上一路狂飙。“新项目分期验收,宿舍楼先用起来……”在企业负责人的工作计划里,倒排的时间表与项目进度一一对应,新项目启用后,今年产值预计超2.5亿元。

这是一家初创在上海,发展在嘉善的企业,其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一体化集成IGBT模块,为比亚迪、江淮、哪吒等众多知名品牌供货。作为嘉善工业经济主平台,接轨上海的“桥头堡”,该区以全县1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超40%的工业经济总量,如翠展微一般的企业,在这里比比皆是。

浙江翠展微电子有限公司车间。

今年以来,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实施招大引强提档行动、项目推进提速行动,几乎周周有签约,月月有开工,连续两个季度获全县流动红旗奖。今年1-6月规上工业产值411.65亿元,同比增长9.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加值87.13亿元,同比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2亿元,其中工业投资33.2亿元,同比增长15.8%。

观一隅而知全貌。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绕不开一个“新”字。县域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立足长三角,县域经济“内功”怎么练?不妨到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看一看。

向“新”发力

“订单太多,排不过来!”走进孚斯威科技(嘉善)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准能找到公司董事长李继忠的身影。车间里,企业新研发的静轴肩搅拌摩擦焊设备正在工作,用它焊接的产品,焊缝两边没有毛刺,无需打磨就能光滑平整。

搅拌摩擦焊是利用高速旋转的搅拌头与工件摩擦产生热量,使工件融合在一起,完成焊接。和其他的焊接方式相比,这种技术具有焊接接头强度高、缺陷少、气密性好等优点。李继忠说,比如新能源汽车,其“三电系统”都需要散热组件,对液冷密封性要求高,搅拌摩擦焊高强度、缺陷少等特点正好满足了散热组件的需求。

孚斯威科技(嘉善)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相较同行,而企业研发的新设备,还一举解决了传统工艺生产环境差、产品质量不稳定、接头强度弱等问题,产品也因此受到比亚迪、特斯拉、长城、奇瑞等新能源汽车生产商的青睐。瞄准新能源汽车赛道,企业凭借多年的技术优势,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环节的设备供应商。截至目前,企业设备产品整体市场占比超过20%,其中静轴肩焊接技术应用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让李继忠底气十足的,是一个数字。“我们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超5%,是创新让我们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孚斯威在北京初创,在先进搅拌摩擦焊技术研发、装备和工程应用方面有十余年的技术沉淀和经验积累,聚集了一批国内顶尖人才。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向“新”发力,该区聚焦嘉善县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绿色家居、时尚纺织三大传统产业为支撑的“3+3”产业体系,上半年,已有中科冠腾、索菲亚二期、博纳半导体、港麟能源装备、天眸光电等近20个创新项目实现投产。眼下,孚斯威二期扩建项目也已落户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即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

浙江星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扩产项目投产。

星火燎原,聚沙成塔。落户该区的浙江星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首批拥有完整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工艺链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2019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碳纤维保温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高纯石墨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日,企业4.7万平方米的新厂区正式投产,最新建设的产线,2-3年就可实现碳碳复合材料应用产品的全自动智能化生产。

“一条流水线,原本要二三十人,以后只需一两人。”在企业技术研发总监乔晓东看来,这是他们布局新能源汽车用碳陶刹车盘、刹车片,基建建筑模具等多个应用领域的关键一步。逆势而上、顺势而为,持续推进全流程、全工序、全要素改造升级,企业曾经历了4次技改,而后产值翻了两番。

朝“质”攀越

唯有厚积,方能薄发,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忽视传统产业。既要向“新”发力,更要朝“质”攀越。

“这款白色遮光交联热收缩膜,目前市场需求很大。”跟随浙江众成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工艺师詹越强的脚步,记者走进浙江众成的生产车间。只见一卷卷白色的热收缩膜产品整齐码放。产线不停运转,产品年产销量近5000吨。

浙江众成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品质POF热收缩膜制造商和POF热收缩膜整体包装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该区首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全区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占全县16家的50%,省级专精特新累计72家,占全县34.61%。

近日,浙江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大浙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专精特新培育为抓手,众多企业纷纷创新突围。

俯瞰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浙江旗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流水线上正在批量生产一款新型微型扬声器。这款扬声器外观非常迷你,只有指甲盖三分之一大小,主要应用于智能手表等产品。新产品解决了耐高温、耐高压、深度防水等行业痛点,在大温度梯度和大气压梯度的环境下依然表现出稳定、可靠的声学性能,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欢迎。

企业研发部经理丁鹏介绍,这款产品从2018年就开始研发,经过水下、高温、运动等不同环境的不断测试,最终成功量产,并在今年全面铺开经营销售,已广泛应用于华为、小米、小天才、oppo、vivo等知名终端品牌产品。仅该项目就为企业创造了三分之一的年产值。

“新质领航,旗声飞扬”,企业的墙上贴着八个醒目的大字,点出了其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十年间,企业每年超过5%的研发投入,沉心深耕电转声声学器件这一细分领域,从代加工向自主创新转型,从一个电声行业的“后来者”逐渐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在这里,企业持续创新攻坚,以产品提质撬动效益跃升的例子不少。

近日,在嘉善新天鹅羽绒制品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公司副总经理成齐业向记者展示了最新研发的一款高蓬松防水羽绒。“我们这个产品只需要150克就能达到原先200克羽绒的蓬松效果。”该羽绒在具备高蓬松度同时,还采用新技术对羽绒进行防水处理,使每根羽绒纤维周围形成一道屏障,让羽绒不易受潮,增加保暖性。“新技术迎合了如今市场上轻薄羽绒服的需求,目前这款产品已经实现量产,深受众多国内外品牌亲睐,今年企业销售有望突破1.5亿元。”成齐业说。

“链”上取胜

“‘链’上又多了个项目!” 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办主任金晓说,这两天,经辖区企业浙江沃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牵线,他们签下了一个深耕储能领域产线设备的新项目。

沃橙新能源于去年11月落户,专注于定制化户外移动电源、家用储能电池系统、工商业储能、集装箱大型储能和储能逆变器的研发生产、销售。日前,企业新研发的家用光伏储能电源已在欧洲市场拿下大量订单,生产计划排至年底,预计今年销售将达到2亿元。

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景。

“这款产品我们耗时2年进行研发,拥有10多项专利,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间无需任何接线操作,使用方便。”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地新能源产业链比较完整,上游的电芯厂家、下游的钣金厂家以及其他配套厂家都在附近,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

县域经济发展中,各地情况不尽相同。嘉善地处长三角一体化核心区,既有紧邻上海、江苏,更需发挥比较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从兰钧新能源到沃橙新能源,该区紧盯特色产业链,不断另辟蹊径,错位谋发展。

数据显示,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60%,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集成电路产业也历经多年发展。众所周知,集成电路产业链可以分为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三个核心环节。“晶圆设计企业大多布局在上海等地,我们就往封装测试这一块去发力。”金晓说,2019年,格科微电子(浙江)有限公司在该区投产,随后赛晶亚太、禾芯集成电路、唐人制造、微针半导体、荣耀半导体等优质项目纷至沓来。

“链”上取胜的案例不胜枚举。今年,专注半导体设备生产的新项目在该区投产,与辖区原有企业禾芯半导体、化讯半导体等企业协作,研发组合产品,共同为辖区内以及长三角周边先进封装企业提供配套,再度延伸当地封测产业链。

延链强链,需要空间和土壤。在嘉善经济开发区的数字经济产业园里,正是一片繁忙是施工场景。项目总占地面积190亩,将建设30万平方米现代化标准厂房,未来围绕网络通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特色产业打造集生产、办公、配套一体化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截至目前,聚焦“3+3”主导产业,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签约落地项目18个,总投资超140亿元,今年共有27个工业项目列入2024年全县“365”重大项目推进计划,其中6个新建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余5个项目将于10月全部开工建设。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嘉地嘉人丨善城有“范”
嘉地嘉人丨善城有“范”
嘉地嘉人丨善城有“范”
相关新闻
善城有“范”丨把铁锈变成“钢材的皮肤衣” ,在嘉善生产!
善城有“范”丨今天,我们如何致敬顾锡东?
善城有“范”丨融入长三角!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成色”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