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新闻到见解,字里行间读懂社会万象。
有思想有观点,智慧碰撞把握时代脉搏。
让我们一起《读端》,一起“潮”。
本期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王鹏。
(Δ视频由AI共同创作)
2013年以来,中国同中亚国家携手推动丝绸之路全面复兴。一批批项目、一次次合作,让中国的文化、技术、经验与理念如同“火种”,在这片发展的热土落地生长。其中,不少“播种者”来自浙江。
从之江大地向西北望,透过一座工坊、一根网线、一架航班的故事,我们看到了“火种”传递的微光。
详情点击>>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王鹏:
浙江为“一带一路”高水平建设、打造“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浙江在参与“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这一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浙江通过各类项目和合作,将其先进的技术、教育资源和管理经验带到了中亚,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首先,浙江的鲁班工坊项目在中亚地区的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由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技术大学合作建设的鲁班工坊,不仅填补了中吉两国高等技术教育合作的空白,还为当地提供了急需的技术和人才支持。这些工坊通过提供水利水电、电气工程、机械制造等专业的培训,帮助吉尔吉斯斯坦培养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人才,为当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浙江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优势也为中亚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浙江财经大学与阿拉木图管理大学共建的“丝路学院”,通过开设丝路电商培训班,帮助当地学生和企业家掌握跨境电商的知识和技能,推动了哈萨克斯坦跨境电商市场的发展。浙江企业如杭州百佳荟集团旗下的“外贸家”平台,通过“传统外贸+互联网”的新模式,为中亚市场提供了优质的跨境交易服务,进一步促进了中亚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
此外,浙江的民营企业也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浙江金斯顿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与哈萨克斯坦企业的合作,将中国的小商品和新能源汽车销往中亚,同时也将当地的优质产品如骆驼奶粉引入中国市场,推动了两地的贸易往来。浙江长龙航空开通了杭州至阿拉木图的直飞航线,不仅缩短了两地的距离,还为商贸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
浙江在参与“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中,通过技术支持、数字经济、贸易合作和交通便利等多方面的努力,为中亚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浙江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不仅为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双方的合作共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期待浙江继续发挥其优势,为“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